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寄杜原父二首·其一》
《书怀寄杜原父二首·其一》全文
元 / 杨载   形式: 古风

吾生何为者,稚年志颇高。

神仙与功名,壮思跃秋涛。

中宵岂无寐,悲甚几欲号。

后来失所养,百数患难逃。

竭力奉甘旨,出入身甚劳。

旧书益遗忘,九牛存一毛。

稍后与人事,忍情如忍刀。

旦夕自惟念,未足非儿曹。

常欲力道德,屡失迷所操。

区区习蠹简,对案夜焚膏。

傥然有所得,中心乐陶陶。

忽如从古人,握手共游遨。

携持亦何事,庶用娱蓬蒿。

追思作咏歌,示之必贤豪。

丈夫生世间,毋论贱与贫。

夙发多意气,往往惟任真。

松柏生高冈,挺然固出群。

不为霜雪阨,不为风雨春。

得时可行道,节义亦足伸。

吾生托下土,所识凡几人。

穷交独相慰,笑语亦复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书怀寄杜原父二首(其一)》。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友情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

开篇“吾生何为者”,诗人自问生命的意义,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接着“稚年志颇高”表明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神仙与功名,壮思跃秋涛”则进一步描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中宵岂无寐,悲甚几欲号”,深夜难眠,内心充满悲痛与挣扎。

“后来失所养,百数患难逃”,描述了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与挫折。“竭力奉甘旨,出入身甚劳”表现了诗人为了家庭付出的努力与辛劳。“旧书益遗忘,九牛存一毛”,感叹过去知识的遗忘,仅存的一点记忆显得尤为珍贵。

“稍后与人事,忍情如忍刀”,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诗人学会了控制情感,面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旦夕自惟念,未足非儿曹”,表达了对年轻时行为的反思,认为自己也曾有过轻率之举。“常欲力道德,屡失迷所操”,流露出在道德追求上的困惑与挣扎。

“区区习蠹简,对案夜焚膏”,描述了诗人埋头于书籍,夜以继日地学习的情景。“傥然有所得,中心乐陶陶”,表达了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喜悦。“忽如从古人,握手共游遨”,想象与古人交流,共同畅游于知识的海洋。

“携持亦何事,庶用娱蓬蒿”,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娱乐于自然之中。“追思作咏歌,示之必贤豪”,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激励他人,成为贤能之士的典范。

最后,“丈夫生世间,毋论贱与贫”,强调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高尚的人格。“夙发多意气,往往惟任真”,表达了诗人崇尚真我,不受世俗束缚的态度。“松柏生高冈,挺然固出群”,以松柏自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为霜雪阨,不为风雨春”,比喻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得时可行道,节义亦足伸”,表达了在适当时机实现道德理想,坚守节操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
朝代:元   字:仲弘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生辰:1271—1323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你喜欢

双带子·其四

春缸玉酒细鳞红。怨鸟啼花隔数重。

银子蒜垂帘押静,新开背面两鸾栊。

栊鸾两面背开新。静押帘垂蒜子银。

重数隔花啼鸟怨,红鳞细酒玉缸春。

(0)

菩萨蛮·其五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坞暗相通。

新花隔几重。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0)

忆江南·其十

江上市,帆落度桥来。

两岸娼楼悬水栅,平船击板瞑烟开。渔火夜相猜。

(0)

闻大军渡淮

挟策南游已十年,梦魂几度拜幽燕。

王师近报清淮甸,羽檄今当到海壖。

妖气苍茫空独恨,生民憔悴竟谁怜。

庙堂早定匡时策,我亦归耕栗里田。

(0)

题怪石图赠异上人

灵山一片石,苍莽起秋声。

愿以中流险,能同砥柱平。

色怜苍藓合,根带白云生。

终日头空点,谁能辨尔情。

(0)

送锁子坚北上

乱象既无已,中心恒不夷。

翩翩南林鸟,厉翮无所依。

念子将焉如,慷慨与我辞。

西北有名将,世秉仁义麾。

壮哉国士心,嘉会良在兹。

江汉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时焉不我与,言念渴与饥。

明良际昌运,允称平生怀。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