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春云满,追陪此眺临。
关河千里色,礼乐百年心。
树指青山远,莺啼绿柳深。
谈经谁上席,有道属于今。
高阁春云满,追陪此眺临。
关河千里色,礼乐百年心。
树指青山远,莺啼绿柳深。
谈经谁上席,有道属于今。
这首诗描绘了在尊经阁上欣赏春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首联“高阁春云满,追陪此眺临”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阁楼之上,春云弥漫,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远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颔联“关河千里色,礼乐百年心”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以“关河千里”的壮丽景色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深厚情感的寄托。
颈联“树指青山远,莺啼绿柳深”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自然风光,树木指向远处的青山,黄莺在浓密的绿柳中啼鸣,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尾联“谈经谁上席,有道属于今”则转向对学术与道德的探讨,提出在这样的高阁之上,谈论经典学问,谁能够占据上席?这不仅是对当时学术地位的疑问,也暗含了对当下道德风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道德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自然景观,结合对历史、文化、学术与道德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
繄坡陀兮岩谷,荫蒙茏兮脩竹。
月湛湛兮照夜,烟冥冥兮升旭。
坡之人兮相羊,依密荫兮开洞房。
剪春箨以为冠兮,制秋云以为裳。
截高枝以为竿兮,钓溪流之鲤鲂。
窍玲珑以为管兮,集高台之凤凰。
凤凰兮来下,食有鱼兮饮有醑。
挺持节兮养幽素,坡之人兮受天祜。
维西有崇山,其上太始雪。
天风吹不消,海日照还结。
疑是仙子居,璚楼夹银阙。
白榆种成林,瑶草纷可悦。
我游值岁晏,寒风为骚屑。
斧冰涧底泉,敲火石上月。
道逢猎归人,歌笑变凛冽。
川长狐兔净,旗飐鼓声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