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
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
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
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
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
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
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
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将之吴越留别亲友(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亲友前往吴越之地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以赭色的脸庞映衬离别的氛围,诗人未饮离别酒,却已提前摆出酒席,预示着离别时刻的沉重与不舍。
颔联“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道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忧虑,以及对家人的牵挂。在离别之际,他考虑的是如何让家人能够自给自足,暂时依靠他人照顾,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深情。
颈联“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复杂情感比作曲折蜿蜒的水流,而前方则是新的山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折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挑战。
尾联“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表达了诗人即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安心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离别前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活、家庭和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
法古以神不以迹,赵君篆入斯冰室。
十年悬腕如拨镫,一刀凿透青田石。
翩翩野鹤初飞回,脱手赠我疑琼瑰。
自嫌雕刻壮夫耻,笔力真可回云雷。
文三桥,王山麓,当年此技称绝工。
江山跌宕有寒饿,而君莫叹相如穷。
叙州风,雅州雨,临邛垆头酒如乳。
还家一醉对文君,却胜黄冠作羁旅。
此别重逢复几年,相看黯黯俱华颠。
傥思老朽诗情苦,乞与巴东十万笺。
入山深不厌,胜日快同游。
梵放僧归院,歌欢客倚楼。
回风撩铎语,曲水咽溪流。
莫谓春将老,春浓桑更稠。
忆昔东皋侣,频嗟会面稀。
怀人悲远道,论事觉前非。
我未徇尘辙,君能脱世鞿。
浮生真幻梦,行乐莫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