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火镜正烧空,避暑苦无从。
客言安得匡庐瀑,还移取、华井秦松。
玉女盆边吸露,水仙祠畔餐风。
答言计总未为工,不若在军中。
平驱十万横磨剑,涛声怒、硬箭强弓。
恶浪千堆蹙黑,战旗一片摇红。
炎炎火镜正烧空,避暑苦无从。
客言安得匡庐瀑,还移取、华井秦松。
玉女盆边吸露,水仙祠畔餐风。
答言计总未为工,不若在军中。
平驱十万横磨剑,涛声怒、硬箭强弓。
恶浪千堆蹙黑,战旗一片摇红。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的情景,通过与客人的对话,表达了对清凉避暑之地的向往。诗人将想象中的避暑胜地与现实中的军营进行对比,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
首句“炎炎火镜正烧空”,以“火镜”比喻烈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接着,“避暑苦无从”直接点明了主题——避暑之难。接下来,诗人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提出了一个设想:“安得匡庐瀑,还移取、华井秦松。”这里提到的“匡庐瀑”和“华井秦松”都是古代著名的避暑胜地,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
“玉女盆边吸露,水仙祠畔餐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理想的避暑场景:在自然环境中,吸取露水,享受清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答言计总未为工,不若在军中。”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认为在军营中,虽然生活可能充满挑战和危险,但至少能体验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的激情与活力。
最后,“平驱十万横磨剑,涛声怒、硬箭强弓。恶浪千堆蹙黑,战旗一片摇红”四句,描绘了一幅军营中的景象。诗人通过激烈的战斗场面,展现了军营生活的另一面。这里的“横磨剑”、“硬箭强弓”、“恶浪千堆蹙黑”、“战旗一片摇红”等词,生动地刻画了战场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与客人的对话,巧妙地将避暑的渴望与军营的生活进行了对比,既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思了战争的残酷。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试问司花女。
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
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抔土。
却怕杏花生眼觑。
先廿年、和影无寻处。
遗草木,悴风雨。
看花老我成迟暮。
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
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
但认得、唐人旧句。
明月楼前无水部。
扣之梅、梅又全无语。
询古柏,过东鲁。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
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
情未吐。
□□□、雄蜂雌蝶空相遇。
岁年孰与。
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
黄昏暮。
半点酸辛谁诉。
寿阳眉恨妖妩。
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
私自语。
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
启明未举。
听画角吹残,马头摇梦,人已山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