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悴。
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悴。
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事物更新换代的感慨。开篇“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两句,设定了整个秋季的氛围,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显得昏黯而不明亮。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描绘,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阴郁。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继续深化秋天的意象。树叶纷纷落下,覆盖在渐渐凋零的草丛之上,而昆虫们的鸣叫声也逐渐减弱,似乎一切生机都在秋风中悄然远去。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诗人心境的一个写照。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悴”两句则更深了一层。这里的“天地功方成”可能指的是大自然在秋季完成了它的使命,即便是收获的时节;而“草木犹怨悴”则表达了植物在经历过生长、繁殖后,面临凋零的悲凉。这种对生命循环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抗拒规律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在这样的秋天里,诗人作为有理想抱负的人(志士),对周遭的一切变化感到深深的感触,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清泪”不仅是眼泪,也象征着纯洁而又深沉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迁和生命循环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常之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秋诗。
徙倚向花丛,罗衣湿清露。
乌鹊隐茂林,寒蝉抱高树。
焚香理素琴,聊以抒心愫。
美人期不来,中宵泪如注。
月色满花阴,花阴空伫立。
何以赠所驩,悲歌聊当泣。
啾啾阶蛩吟,喔喔邻鸡急。
幽会杳无期,空令长太息。
雄都开白下,重镇寄师中。
天作高山仰,地环二水通。
铁花昭旧服,金匮袭遗弓。
机务分宸北,绸缪控大东。
裘轻思宴镐,图览识诒丰。
六代风流地,千秋日月宫。
但存高士意,期与昔贤同。
锁钥惭司马,风云想卧龙。
治丝须取暇,聚米快成功。
了此无多事,于斯竭匪躬。
捷书来赌墅,猛士忆歌风。
氛静安甸服,时平燕帝穹。
登临筹豫胜,月帐梦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