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碧际知何处。四山之外疑天住。
一片丹霞断竹来,两行白鸟分烟去。
极目寸心萦万缕。凭楼默诵蒹葭句。
有怀常引梦天涯,犹然不识天涯路。
暮云碧际知何处。四山之外疑天住。
一片丹霞断竹来,两行白鸟分烟去。
极目寸心萦万缕。凭楼默诵蒹葭句。
有怀常引梦天涯,犹然不识天涯路。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与大地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眺望远方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暮云碧际知何处”,以碧绿的云层与地平线相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引发读者对远方的遐想。接着,“四山之外疑天住”一句,将视线从地平线拉远至群山之外,仿佛天空也在此处驻足,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深远感。
“一片丹霞断竹来,两行白鸟分烟去”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丹霞”与动态的“白鸟”,以及静止的“断竹”,展现了自然界的动静结合之美。丹霞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热烈的色彩;而白鸟在烟雾中飞过,既增添了动感,又与远处的山色形成对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极目寸心萦万缕”一句,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时内心的思绪万千,即使目光所及之处无限辽阔,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接下来,“凭楼默诵蒹葭句”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正在一座高楼之上,独自沉思,引用《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句,借以表达对远方或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有怀常引梦天涯,犹然不识天涯路”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尽管心中充满对远方的渴望,但现实中的“天涯路”仍然模糊不清,表达了诗人既向往远方又对未知世界感到迷茫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所求素心侣,幽居慰索离。
夕晖庭前落,剥啄知为谁。
翩翩郑子真,入门露襟期。
稍进杯中物,回看月盈卮。
携樽上虚台,谈笑不知疲。
俯听溪潮击,仰观河汉移。
际此天人寂,偏多物外思。
固知古之人,胸怀淡如斯。
披衣日来过,相从无厌时。
绕室依神鬼,循阶仰日云。
幽感馀声出,冥思索见闻。
岩烟相洗发,檐霭借氤氲。
长赊芳草色,虽少蕙兰芬。
惜哉迟共玩,送失古人群。
永昼司炎政,空庭散午焚。
偶值南风拂,微凉送落曛。
歌弦非吾望,要存心所欣。
窈菲宵梦发,犹许夜魂分。
采薜搴芙事,此中意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