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梧桐树,孤生复抽条。
不遇蔡中郎,自分爨下焦。
青青梧桐树,孤生复抽条。
不遇蔡中郎,自分爨下焦。
这首诗以“青青梧桐树”开篇,描绘了一棵孤独而坚韧的梧桐树形象。梧桐树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独特的寓意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孤生复抽条”的描述,展现了梧桐树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接着,“不遇蔡中郎,自分爨下焦。”这一句运用了典故,蔡中郎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蔡邕,这里借指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赏识或施展的机会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怀才不遇之人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公正与机遇平等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梧桐树的形象,象征了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公平与机遇的渴望。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穷冬三日雪,旅肠迫枯饿。
不免东郭行,难效袁安卧。
我谒故所宜,君来无乃左。
复贶长句诗,如留万金货。
恣睢莫能名,豪横不可挫。
怒奔时旁出,力翥复下堕。
使人但惊绝,欲断谁敢作。
况君名家驹,少小声已播。
丈夫气刚精,不必在长大。
譬如利锥末,所向物已破。
余资本滞浊,既壮困家祸。
区区走俗格,仅若蚁循磨。
诗枯实零丁,文僻又坎坷。
翘然当路人,顾我甚涕唾。
雅意返愿交,得无自卑涴。
俛首已内倾,抚躬辄私贺。
无以答高谊,胸中强搜罗。
披豁聊短篇,安足谓酬和。
莞尔当弃投,毋留重吾过。
数曲清琴达舜聪,瑶津仙苑助薰风。
朝端多士知音久,霅上故栖归思浓。
命服鲜华新烂椹,行装轻简旧焦桐。
乡人若问大檀越,尽在食经千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