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
云林先生读书处,长松芝草非人间。
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饭何曾悭。
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迹迥绝穷跻攀。
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
惟有方壶契幽眇,貌得彷佛来尘寰。
宫中圣人正问道,布衣召入蓬莱班。
玉堂给札纵挥洒,金匮启钥烦修删。
于今听履上霄汉,圣人未放先生还。
山中丧乱复何有,飞瀑落涧空潺湲。
青林鸟啼野花发,白昼虎啸松风閒。
朝廷宴坐见图画,亦应怀我双佩环。
方壶先生在何处,胡不同来玉京住。
鱼龙夜落河汉秋,却泛灵槎共归去。
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
云林先生读书处,长松芝草非人间。
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饭何曾悭。
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迹迥绝穷跻攀。
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
惟有方壶契幽眇,貌得彷佛来尘寰。
宫中圣人正问道,布衣召入蓬莱班。
玉堂给札纵挥洒,金匮启钥烦修删。
于今听履上霄汉,圣人未放先生还。
山中丧乱复何有,飞瀑落涧空潺湲。
青林鸟啼野花发,白昼虎啸松风閒。
朝廷宴坐见图画,亦应怀我双佩环。
方壶先生在何处,胡不同来玉京住。
鱼龙夜落河汉秋,却泛灵槎共归去。
《兵部危太朴郎中家于临川云林山上请方方壶作云林图太朴索诗赋此》【元·成廷圭】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云林先生读书处,长松芝草非人间。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饭何曾悭。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迹迥绝穷跻攀。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惟有方壶契幽眇,貌得彷佛来尘寰。宫中圣人正问道,布衣召入蓬莱班。玉堂给札纵挥洒,金匮启钥烦修删。于今听履上霄汉,圣人未放先生还。山中丧乱复何有,飞瀑落涧空潺湲。青林鸟啼野花发,白昼虎啸松风閒。朝廷宴坐见图画,亦应怀我双佩环。方壶先生在何处,胡不同来玉京住。鱼龙夜落河汉秋,却泛灵槎共归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erm8bu.html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诗《兵部危太朴郎中家于临川云林山上请方方壶作云林图太朴索诗赋此》描绘了一幅云林山的壮丽景象和隐士生活的理想化场景。诗人首先赞美了云林山的秀美,三十六峰如同女子的发髻,山中云雾缭绕,松芝相伴,宛如仙境。他想象云林先生在此读书,生活简朴而自足,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接着,诗人描述了云林先生的高洁品格,他的生活与世无争,如同青天皓月下的冰雪颜容。诗人将他比作方壶仙人,暗示其超凡脱俗,仿佛从仙界降临人间。尽管身处宫中圣人问道的环境中,先生仍保持着布衣之志,被尊为蓬莱仙班的一员。
诗人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想象他在玉堂挥毫泼墨,参与修订典籍,如今已登天际,但仍未能回归人间。山中的宁静与外界的动荡形成对比,瀑布声和虎啸松风增添了山居的野趣。诗人想象自己也在画中,与先生一同遨游在仙境。
最后,诗人呼唤方壶先生,希望他能一同居住在玉京(传说中的仙都),并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能乘着仙槎,与先生一起返回那神秘的仙境。整首诗以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雅士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绝壁过云天宇辟,盘拿两行森战戟。
行人指点不敢攀,云是桓侯手植柏。
经霜傲雪风骨遒,绿柳红花皆避席。
落落丹崖虽自赏,终造凤楼高百尺。
斡旋造化天无功,扶持千载寿金石。
根深叶茂多庇荫,树比甘棠犹爱惜。
猗猗萱草花,郁郁荆树林。
宛宛女贞枝,恻恻卷葹心。
自谓永不衰,托根在同岑。
人事忽乖迕,霜霰遂见侵。
中夜揽衣起,鸿雁流哀音。
披帷见明月,感彼商与参。
《河广》及《载驰》,命意一河深。
女子信善怀,恻怆匪自今。
瑶京不可即,天风吹佩环。
峨峨古神女,玉座何便娟。
祸福生呼吸,恩威伺容颜。
众灵杂遝至,恍惚云雾间。
嗟彼愚下人,欲见无由缘。
愿借白日光,排空接灵軿。
济南儒家子,实授《尚书》传。
木眚与金祥,五行善推衍。
水旱各有徵,天意不虚谴。
自从新法行,罕复论灾变。
阴阳互消息,精义于兹见。
请陈《繁露》戒,聊代百工谏。
《杂兴·其五》【清·严永华】猗猗萱草花,郁郁荆树林。宛宛女贞枝,恻恻卷葹心。自谓永不衰,托根在同岑。人事忽乖迕,霜霰遂见侵。中夜揽衣起,鸿雁流哀音。披帷见明月,感彼商与参。《河广》及《载驰》,命意一河深。女子信善怀,恻怆匪自今。瑶京不可即,天风吹佩环。峨峨古神女,玉座何便娟。祸福生呼吸,恩威伺容颜。众灵杂遝至,恍惚云雾间。嗟彼愚下人,欲见无由缘。愿借白日光,排空接灵軿。济南儒家子,实授《尚书》传。木眚与金祥,五行善推衍。水旱各有徵,天意不虚谴。自从新法行,罕复论灾变。阴阳互消息,精义于兹见。请陈《繁露》戒,聊代百工谏。
https://shici.929r.com/shici/Urz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