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迢递思悠悠,坐对沧溟月一钩。
万壑新凉摧落木,几宵归雁唤深愁。
举杯莫负陶潜菊,称兴重登庾亮楼。
自笑飘蓬空浪迹,白蘋寒渚愧眠鸥。
故山迢递思悠悠,坐对沧溟月一钩。
万壑新凉摧落木,几宵归雁唤深愁。
举杯莫负陶潜菊,称兴重登庾亮楼。
自笑飘蓬空浪迹,白蘋寒渚愧眠鸥。
这首《秋夕》由明代诗人陈迁所作,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故山迢递思悠悠”,开篇即点出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山远而情长,引人入胜。接着“坐对沧溟月一钩”一句,以月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月牙形的月亮挂在天边,映照着海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万壑新凉摧落木,几宵归雁唤深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诗人的愁绪。山间的凉风拂过,树木凋零,归雁南飞,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归心,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慨。
“举杯莫负陶潜菊,称兴重登庾亮楼。”这两句引用了陶渊明和庾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同陶渊明爱菊般热爱生活,也渴望像庾亮那样在高楼上欣赏美景,寄情山水。
最后,“自笑飘蓬空浪迹,白蘋寒渚愧眠鸥。”诗人自嘲自己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对自然界的鸥鸟感到愧疚,因为它们能找到栖息之所,而自己却只能在寒水中漂泊。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寒波略傍曲城流,彩鹢遥兼翠盖浮。
努力济川天下望,暂时乘兴鉴中游。
蓬莱清浅迷沧海,河汉昭回隔斗牛。
君看龙门盛宾客,世间还自有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