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然无所著,暂走世间尘。
罗汉来东土,将军现后身。
语香清净法,心苦乱离春。
曾得拈花意,纵横变化新。
澹然无所著,暂走世间尘。
罗汉来东土,将军现后身。
语香清净法,心苦乱离春。
曾得拈花意,纵横变化新。
这首诗《赠僧》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赠僧”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侣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澹然无所著,暂走世间尘。”描绘了僧人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状态,他们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只是暂时地涉足红尘,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和超越的精神。
接着,“罗汉来东土,将军现后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僧人比作从东方来的罗汉和曾经的将军化身,强调了僧人过去可能有过世俗的身份和经历,但如今已放下一切,投身于修行之中。
“语香清净法,心苦乱离春。”这里描述了僧人在言语中传递的佛法之香,以及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尤其是在面对人间的离别与变迁时。这反映了僧人不仅要面对内心的修行,还要在俗世中传播佛法,帮助他人。
最后,“曾得拈花意,纵横变化新。”这句话引用了佛典中的“拈花微笑”的故事,象征着僧人曾经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并能以新的视角和方式去理解和实践佛法,展现出其智慧与创新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僧侣们在世俗与修行之间寻求平衡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