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
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
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这首诗名为《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杨奂所作。诗中以顽石和启母的典故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故事。顽石象征着启母坚韧不屈的精神,启母在中国神话中是大禹的母亲,她因儿子治水劳苦,化为石头以支持他的工作。诗人提及宋太后和“宁馨儿”,可能暗指某位人物,可能是太后对某位不肖子孙的失望和责骂。整首诗通过启母石的故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某些人的批评或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诗中的“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描绘了启母坚毅的形象,暗示了她的精神永存。“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则透露出一种惋惜和谴责的情绪,可能针对的是那些辜负期望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杨奂对于历史人物和道德伦理的独特见解。
君家九龙山,我家香山头。
香山三邑间,云拥昭明楼。
楼圮佛蒙尘,青山笑杀人。
名花久寂寞,岩小空自春。
昔贤久不作,往事安足陈。
忽看徐孺子,握手山南里。
乍见如故人,重逢感知己。
乍别难为情,重别心更倾。
怅望梁溪水,一叶西南征。
挥手问前期,清风江上城。
悠悠岭上云,卷舒时随风。
游水任高下,不自知西东。
斯世本无我,无端落尘中。
何所劳智力,位置有苍穹。
君看古贤达,何人计穷通。
夙慕陶彭泽,时时诵遗诗。
五柳先生传,更复喜诵之。
先生性嗜酒,襟怀不敢知。
闲静云少言,即此已我师。
前有阮步兵,臧否绝无辞。
清风俱千古,念释良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