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铺匀,梨花落尽,客愁踏遍阶戺。
輶轩尚滞归途,画阑共谁同倚。
江南春色,都分付、野田流水。
问几家、暖炙笙簧,何处竞薰罗绮。
门悄悄、戍楼晚吹,风闪闪、驿灯落翠。
枝头懒听莺奴,帘间怕飞燕子。
流苏宛转,想小阁、短檠针指。
盼此宵、有梦先回,可到鸳鸯帏里。
柳絮铺匀,梨花落尽,客愁踏遍阶戺。
輶轩尚滞归途,画阑共谁同倚。
江南春色,都分付、野田流水。
问几家、暖炙笙簧,何处竞薰罗绮。
门悄悄、戍楼晚吹,风闪闪、驿灯落翠。
枝头懒听莺奴,帘间怕飞燕子。
流苏宛转,想小阁、短檠针指。
盼此宵、有梦先回,可到鸳鸯帏里。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东风第一枝·途中送春》描绘了一幅春天消逝、旅人离愁的画面。首句“柳絮铺匀,梨花落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柳絮纷飞,梨花凋零,象征着春光的消逝。接下来,“客愁踏遍阶戺”表达了旅人的离别之苦,步履沉重,满心愁绪。
“輶轩尚滞归途,画阑共谁同倚”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孤寂,輶轩(轻便马车)未能快速归乡,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无人分享这春去的感伤。诗人感叹江南美景无人欣赏,只剩“野田流水”,暗示了春色的荒芜和自己的落寞。
下片转向夜晚,戍楼晚风吹过,驿灯闪烁,营造出凄清的氛围。诗人不愿听莺啼燕语,因为它们只会勾起更深的思乡之情。在这样的夜晚,他想象着家中妻子在小阁中忙碌,灯下缝制衣物,思念之情通过“流苏宛转”和“短檠针指”得以体现。
最后,诗人期盼梦境能将他带回温暖的鸳鸯帷帐,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渴望和对团圆的期待。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