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
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在书楼。
有官祗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
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在书楼。
有官祗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表明诗人并未参与过热闹的仕途生活,而是选择了在自然景色中漫步,以此为乐。这是一种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越和拒绝。
“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在书楼”则显示诗人对物质文化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新衣与药灶相结合,既是生活上的享受,也蕴含着对健康长寿的一种追求。而“多收古器在书楼”则表明诗人对历史文物的喜爱和保护,这里的“书楼”不仅是个体空间,更是一个文化积淀的地方。
“有官祗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尽管曾经有过官职,但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如同山人一般,而“平地能开洞穴幽”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涯的一种美好设想,这里的“洞穴幽”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最后,“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没有繁忙的事务,只是在朋友之间流转,感到快乐。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精神寄托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和生活态度。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
岸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
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
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监中开。
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
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新淬鱼肠玉似泥,将军唾手取河西。
偏裨万户封龙额,部曲千金赐褭蹄。
缭绕千重雨後凉,月含秋色上东方。
风催络纾归金井,月转檀栾荫画堂。
游目骋怀佳兴发,感时抚事壮心伤。
归来枕簟清无梦,卧看明星到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