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
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
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
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
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
时逢原上客,大半话耕犁。
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
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
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
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
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
时逢原上客,大半话耕犁。
这首宋朝林希逸所作的《雨后过畦润》,描绘了雨后春景的清新与生机。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田野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游历之趣。
首联“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开篇即点明主题,雨后寻觅花开的信息,诗人手持藜杖,踏上了探访之路。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描绘了雨后山峦与田地的景色。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山峰显得格外翠绿明亮,而春田则被一层绿意覆盖,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活力。
颈联“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春日景象。燕子在空中轻盈地飞翔,卷起了一缕缕轻柔的云丝;鸥鸟在雾气中悠然自得,雾气似乎还未完全散去。这两句通过燕鸥的活动,以及雾气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尾联“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态。他被蔬菜生长的景象吸引,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没有注意到脚下的泥土已经沾满了鞋底。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与投入。
最后两联“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继续描绘了雨后田野的景象。草丛中还残留着雨后的阴凉,而幼苗则整齐地展现出各自的秀色,一片生机盎然。这两句通过草与苗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雨后田野的勃勃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雨后田野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风雷开洞府,传自赤乌年。
峭壁斜倾地,盘云半覆天。
林抽千挺笋,池绽九华莲。
螺壳回旋入,蜂房芥蒂悬。
虚窗通白日,奥室聚苍烟。
石髓滋璚蕊,丹炉闭雪铅。
吴山唯此胜,张老是何仙。
轻举应霞外,冥搜破物先。
缅余问桃水,遂尔涉芝田。
憩涧心方寂,寻真兴已偏。
步凌青嶂出,杯倩紫云传。
落景幽襟积,飘蓬去路牵。
永怀餐大药,从此谢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