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二十首·其九》
《贺新郎二十首·其九》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展卷呼之起。便迎人、低眉柔骨,百般神似。

不分丹青神妙笔,变相都成非是。

算鬼趣、直穷到此,袍笏当场宜活现,奈破衫、多半妆穷子。

真与假,有谁记。

笔头粉墨谈何易,要包罗、太行三峡,眼中心底。

莫道当前真出丑,占尽人间头地。

且漫问、王侯饿隶。

衮衮相逢皆此辈,只笑啼、暂戴猴冠耳。

谁竞识,真羞耻。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艺术创作中的真假辨析,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展卷呼之起”,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画家笔下人物仿佛从画卷中走出,栩栩如生的情景。接着,“便迎人、低眉柔骨,百般神似”,进一步强调了画作中人物形象的细腻与逼真,无论是姿态还是神情,都与真人无异,展现出画家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分丹青神妙笔,变相都成非是”,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指出即使是神妙的笔触也无法完全区分真实与虚构,暗示了艺术作品中真假难辨的复杂性。接下来,“算鬼趣、直穷到此,袍笏当场宜活现”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动与鲜活,仿佛他们就在眼前,活灵活现。

然而,“奈破衫、多半妆穷子”,转折之处揭示了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现实,即便是最精致的作品,也往往掩盖着穷困与无奈。这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不公的讽刺。

“真与假,有谁记”,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真假并存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分辨真伪?这不仅关乎艺术,更触及人性与道德的层面,引人深思。

整首词以艺术为切入点,探讨了真假、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李慈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二

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

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

(0)

题徐高士祠诗·其四

思贤亭上咏缁衣,云满江天隐少微。

济世有心非矫俗,伤时无道却知几。

碧潭长夜苍龙卧,丹穴何年彩凤飞。

千古地灵人杰颂,西山南浦也光辉。

(0)

寄乡郡朱太守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

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

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

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0)

舟至南浦适亲友袁州同知莫伯颙来考绩既送予至丰城书此赠别

良会不易得,联舟三日行。

喜君书上最,与我叙离情。

循吏真无忝,交亲预有荣。

明廷公论在,看尔奋鹏程。

(0)

金兰画为王司成题

幽独元无富贵心,谁将花叶染黄金。

援琴试鼓宣尼操,惟有灵均最赏音。

(0)

题鹭丝画为庞地官赋·其一

羽仪偶别凤池行,暂落芦花野岸傍。

回首凌风忽飞去,碧天空阔海茫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