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公默送蝤蛑》
《丁公默送蝤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溪边石蟹小于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īnggōngsòngyóumóu
sòng / shì

biānshíxièxiǎoqiánjiànlúnqūnchìpán

bànhánhuángdiǎnjiǔliǎngáozhuóxuěquànjiācān

mánzhēnhǎicuòwénmíngjiǔguàixīngfēngzuòhán

kānxiàoxīngchántàishǒushīhuànliǎngjiāntuán

注释
石蟹:溪边的小石蟹。
钱: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轮囷:形容形状弯曲。
赤玉盘:红色宝石般的盘子。
半壳含黄:半个壳里有黄色的蟹肉。
宜点酒:适合蘸酒食用。
两螯:两只大钳。
斫雪:洁白如雪。
蛮珍海错:指远方或异域的珍贵海鲜。
怪雨腥风:奇异的风雨。
吴兴馋太守:指某个在吴兴任职且好食的官员。
两尖团:两只蟹团。
翻译
溪边的小石蟹比铜钱还要小,见到它们让我欢喜,像是红色宝石做的盘子。
它们半个壳里藏着黄色的肉,正好用来蘸酒,两只大钳像白雪般洁白,仿佛在邀请我多吃一些。
这些来自蛮荒之地的珍贵海鲜,我早就听说了,但如今亲眼所见,那怪异的风雨却让人心生寒意。
真可笑,吴兴那个贪吃的太守,竟然用一首诗换取了这两只鲜美的蟹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丁公默送蝤蛑》。全诗通过描写蝤蛑这种小动物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之美和自然界中微小生物所承载的情感及哲理。

首句“溪边石蟹小于钱”以生动细腻的手法捕捉到溪边蝤蛑的大小和形态,从而展现出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眼光。紧接着“喜见轮囷赤玉盘”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比手中的珍宝(赤玉盘)与蝤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平凡事物之美的欣赏。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这两句则是借用蝤蛑来比喻生活中的享受和待遇。半壳内的黄色可能指的是蝤蛑体内的卵巢,用以比喻美食;两螯(蝤蛑的前肢)斫雪,象征着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也要勇敢面对并享受生命。这里诗人通过蝤蛑的形象传递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从蝤蛑转向更广阔的情感世界。"蛮珍"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物品,而"海错"则可能是一种地理概念,这里用以形容远方的奇珍异宝;而“怪雨腥风入坐寒”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中不受控制的力量时的感慨。

最后,“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则是诗人的自嘲与幽默。这里"吴兴"指的是苏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馋太守"则是对自己生活中的小愿望和物质欲求的调侃;“一诗换得两尖团”则可能是在说诗人用自己的诗歌换取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尖团,可能是某种食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蝤蛑这一微小生物,展现了苏轼对生命、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他在物质匮乏中的幽默与自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叶集之举士特唱和因次韵

漂泊分携后,艰难会面时。

夜灯初献酒,春草旧题诗。

游宦君虽厌,才名众所期。

不应如倦翼,寂寞恋南枝。

(0)

出郊

路转囊山北,扶舆忆旧过。

乾坤征战久,游宦别离多。

瘴树馀红叶,春江又绿波。

平生豪横气,未老半消磨。

(0)

橙子四首·其二

橙齑细缕风韵胜,我不痛饮那知音。

何如金丸走衾枕,三月梦游薝卜林。

(0)

致中惠瓜因成二绝句·其二

蔗浆溜溜香浮玉,苏水沉沉色弄金。

那似甘瓜能破渴,一盘霜雪冱清襟。

(0)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高阳长揖

胡床二女执巾裾,长揖高阳旧酒徒。

不是苍皇能辍洗,溺冠何异昔坑儒。

(0)

杂题四首·其一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

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