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明府退庵招同江若海诸公茶集》
《彭明府退庵招同江若海诸公茶集》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所思隔珠江,一苇法流通。

高盖低银浪,清谈夺綵虹。

水浮荷气密,风落竹声同。

斟酌双兰影,芳馨还令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茶集的雅致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人以珠江为背景,巧妙地将茶会的氛围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所思隔珠江”,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珠江作为一条重要的地理标志,不仅限定了空间范围,也暗示了诗中人物情感的隔阂与超越。接下来,“一苇法流通”一句,运用了“一苇渡江”的典故,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通达,同时也暗含了对彭明府邀请众人茶集的感激之情。

“高盖低银浪,清谈夺彩虹”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描绘了茶会上的景象。高高的树冠下,银色的波浪轻轻起伏,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清谈之声,却能与彩虹媲美,展现出茶会的高雅与深邃。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融为一体,凸显了茶会的独特魅力。

“水浮荷气密,风落竹声同”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水面上漂浮着荷花的香气,与竹林中的风吹过时的声音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共鸣,不仅体现了茶会的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斟酌双兰影,芳馨还令公”两句,将目光聚焦于茶会的核心——茶。在斟茶的过程中,双兰花影映照在杯中,香气四溢,不仅令人陶醉,更寓意着茶会的主人彭明府对宾客的深情款待。这里的“芳馨还令公”,既是对茶香的赞美,也是对主人用心招待的感激之情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茶文化画卷。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庆事一门盛,修龄七袠强。
纶封四大国,采侍两文昌。
梦幻存真觉,动庸看显扬。
家山空睇望,惜此令仪亡。

(0)

挽曾侍郎二首

名阀蜚声远,甘泉跬步登。
词华八{左土右专}日,姓字一条冰。
恋阙丹心在,临朝清问曾。
秀溪春梦杳,留得瓣香曾。

(0)

湘潭道间农家

三两人家松柏林,翁垂霜发媪钗荆。
儿耕妇织输官了,山茗村醪乐此生。

(0)

夜分和郑小山韵二首

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
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夸马上功。
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
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

(0)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0)

禹柏

星岳钟为一木奇,霜皮剥落类骈胝。
生从洚水初平日,阅尽青山无老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