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不得意,归卧故山岑。
夜静一尊酒,月明千里心。
君今任放达,余亦爱浮沈。
去矣长安道,孤云何处寻。
故人不得意,归卧故山岑。
夜静一尊酒,月明千里心。
君今任放达,余亦爱浮沈。
去矣长安道,孤云何处寻。
这首清代诗人冯㻾的《送张伯史下第归(其一)》描绘了朋友科举落第后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同情和理解,他未能在仕途上得志,选择回归故乡的山林之中。夜晚寂静,诗人与友人对酌,借酒消愁,明月照耀下的千里心事,显得尤为寂寥。
"故人不得意,归卧故山岑",这两句直接点出友人的失意,以及他选择隐居的决心。"夜静一尊酒,月明千里心",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渲染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友人内心的关怀。
接下来的"君今任放达,余亦爱浮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洒脱人生态度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仕途沉浮的感慨。最后两句"去矣长安道,孤云何处寻",以孤云飘荡的形象,寓言友人离去,不知所踪,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慰藉,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如此江山,问今夜、作何消遣。
剩几辈、美人名士,风流缱绻。
只道浮生原似梦,及时行乐天休管。
倚高楼、无语盻长空,情何限。晴云影,遥空敛。
青玉案,深杯浅。负诗肠酒胆,舞衫歌扇。
雨雨风风秋易老,翻翻覆覆愁难剪。
尽慷慨、搔首各踟蹰,吟怀远。
花意浓于酒。正绿窗、晓眠人起,日三竿否。
一剪轻寒兰袂袭,宝帐红珠覆斗。
恰才过、上元燕九。
针线欲拈情尚嫩,绣床闲、只付狸奴守。
细云贴、鸦雏首。芳园斗草闲阶走。
最关情、秋千院落,和欢携手。
高捲珠帘看燕入,两两轻风斜受。
爱远岫、翠横窗口。
如笑修眉春影淡,扫螺痕、应哂浓妆丑。
絮飞也、谢庭牖。
骑驴踏遍台城路。秋风更兼秋雨。
朱雀航边,莫愁湖畔,有底关情如许。英雄割据。
叹铁锁销沉,龙骧飞渡。
弹指声中,匆匆暗送六朝去。
金床玉几尽变,变凉蛩满院,动人愁处。
梦里三生,奈何频唤,禅榻鬓丝千缕。精灵虎距。
和冷雁哀猿,江山重数。呜咽寒潮,芦花飘正苦。
孤屿荒寒,断潮呜咽,抱珠神物浓睡。
蜃雾成楼,绡宫喷雪,点点鲛人清泪。红薇露湿。
早酿就、都梁佳致。巨舶长风破浪,似带海山鳞尾。
春闺夜阑烟细,郁空青、水天霞气。
漫惹雨丝沾洒,金猊声碎。凤胫一枝深炷。
偎翠袖、余寒恋纤指。莫放悠飏,绣帘匝地。
玉珑松,冰纤软。扑面柳花乱。
满目琳琅,疑向画中看。
非关青女初来,天风微送,任月地、云阶都遍。
莫吹散。掩映三尺瑶华,弄影倍轻倩。
片片空蒙,银海也生眩。
谁搏圆璧方圭,零珠断粉,是碧落、天孙偷剪。
正帆欹烟紧,雨揽灯凉,酒冷愁多。
又是天寒矣,算惊心岁月,瞥影如梭。
倚醉一声弹指,豪气尽销磨。
叹十载萍飘,五湖梦远,心理旋螺。蹉跎。
两吟鬓,只嬴得年年,载酒经过。
惯领江湖味,便沙头水鸟,也怕风波。
好向家山深处,归去理渔蓑。
倘谱掐蘋洲,桓伊笛里吹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