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孤山》
《小孤山》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

(0)
翻译
一座山峰独立于江边,孤剑般的树木映衬着古庙,庙帘拉开,两颊泛红。
水边的老树如沉睡的巨龙,山下的水面泛着青铜般的光泽。
我乘舟而来,期待神明回应我的祈祷,满眼春水清澈荡漾。
神明若能感知我的心愿并赐予厚待,我献上的祭品却显得微不足道。
再次来访不知何时能实现,我在天地间漂泊,仰望苍穹,感慨万分。
注释
一峰:独立的山峰。
枝水:江边的树木。
孤剑立:像孤剑一样矗立。
古庙:古老的庙宇。
双脸红:两颊泛红。
水边古木:水边的老树。
老龙蛰:沉睡的巨龙。
磨青铜:泛着青铜色的光泽。
扁舟:小船。
有祷:期待祈祷回应。
清溶溶:清澈荡漾。
明神:神明。
意加厚:厚待的心愿。
荐献:献上的祭品。
愧不丰:感到祭品不足。
重游:再次来访。
知复在何日:不知何时能再来。
飘蓬:漂泊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小孤山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两句,以鲜明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环境。一峰之下,流水潺潺,孤剑直立,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坚守和寂寞。古庙中的神像或许是那双红润的脸庞,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温暖。

接着,“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古木参天,树影婆娑,而“老龙蛰”则让人联想到那隐匿其中的生灵,或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山下水色则如磨过的青铜一般,既有着深邃之感,也透露出一种天然的光泽。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两句,诗人乘坐简陋的小船(扁舟),心中充满了祈求和希望。面对那广阔无垠、清澈见底的春水,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得到了洗礼和净化。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与自然之神交流的心境。或许诗人感到自己的奉献不足以回应那主宰万物的明神,因此而生出愧疚之情。

最后,“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再次游历的期待和渴望。俯仰之间,天地辽阔,而自己的身影如同蓬草般微不足道,这又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小孤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个既充满敬畏之心,又不失自我超越追求的灵魂旅程。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楚义帝怀王孙心

楚虽三户必亡秦,王孙自是可怜人。

牧羊始罢旋驱鹿,蜂起诸雄各附鳞。

楚后虽繇楚将立,范增奇计本从民。

已教天下群趋楚,不比扶苏独诈陈。

入关有约终如约,刘项从兹分暴仁。

四海三年尊一帝,重瞳十罪表千春。

兵皆缟素繇乡老,纪落丹青愧史臣。

董公是日迟遮说,大义当年孰共伸。

(0)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其一

筑室谁知夷蹠,买山复见巢由。

愿招此日猿鹤,颇怪当年鹊鸠。

(0)

修邑志成感赋四律

五纪提纲众目舒,内详外略转多馀。

书其重者将为后,心所违兮必问初。

直笔何曾刘五借,秽金总向魏收除。

已惭明镜空中似,或使虚舟夜半如。

(0)

仲秋三日送节马上口占别今础四首·其四

蕲峰中断马头分,古道离颜共白云。

交手再三挥手去,萧凄畏对楚关曛。

(0)

过丰城剑江二首·其一

剑光何德烛天河,已没平津又若何。

神物终非人世玩,江充长与万年磨。

(0)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七

足兵足食总难齐,骄子未欢饥子携。

不惜琼林收散卒,岂无膏泽下残黎。

牛羊视久须刍牧,将帅思深尚鼓鼙。

事急但求兵革利,应知民志险山溪。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