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紧张的军事氛围与诗人独立高台远眺的孤独形象。首句“萧关风急马频嘶”,以“风急”和“马频嘶”两个动态场景,生动展现了边关的不平静,马匹因风声而频繁嘶鸣,预示着战事的紧迫。次句“四塞河山动鼓鼙”,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紧张局势,四面的边塞、河山都仿佛被战鼓的节奏所震动,暗示战争的临近与激烈。
第三句“独立高台望烽火”,诗人独自站立于高高的台地上,眺望着远方的烽火,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警觉,也象征着他对于边防安全的高度关注。最后一句“胡笳多在蓟门西”,通过描述胡笳的声音主要来自蓟门以西,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复杂,以及战争可能波及的广泛区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边关的紧张局势和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