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泊洪都何非鸣明府榼酒相贻走笔谢之》
《风泊洪都何非鸣明府榼酒相贻走笔谢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滕王阁渚冲风日,南浦江头遇子晨。

千顷波汪堪止浪,一方流溯巧从人。

虽迟客步欣留胜,已慰荆怀复饮醇。

便拟鸣榔终却望,敢云击楫是前身。

(0)
鉴赏

此诗《风泊洪都何非鸣明府榼酒相贻走笔谢之》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滕王阁附近的江边相遇的情景,以及随后的宴饮与情感交流。

首联“滕王阁渚冲风日,南浦江头遇子晨”,开篇即以滕王阁和南浦江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清晨的江边不期而遇,充满了偶然性和惊喜。

颔联“千顷波汪堪止浪,一方流溯巧从人”,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广阔与波澜,以及水流的自然规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江面比作广阔的汪洋,水流比作顺应人的意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颈联“虽迟客步欣留胜,已慰荆怀复饮醇”,转而描写宴会的场景。尽管时间稍晚,但友人的热情款待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这里的“荆怀”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忧虑或期待,通过饮酒得以舒缓和慰藉,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

尾联“便拟鸣榔终却望,敢云击楫是前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鸣榔是一种捕鱼工具,此处暗示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捕鱼一样,有所收获;同时,“击楫”典故出自《晋书》,原指祖逖北伐时的壮志,这里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虽不敢自比先贤,但仍怀有远大抱负和坚定意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生活和未来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马祖才升堂,雄峰便卷席。

春风一陈来,满地花狼藉。

(0)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三

池上暑风收,竹间秋气早。

回塘莫苦留,已变王孙草。

(0)

凉州

一从天宝陷凉州,路绝阳关数百秋。

谁念弓裘侵紫塞,空馀歌舞在红楼。

将兵古有龙韬略,仗节今无燕颔侯。

五鼎元戎方肉食,腐儒何者预军谋。

(0)

先农歌.諴夏

农祥晨晰,土膏初起。春原俶载,青坛致祀。

敛跸长阡,回旌外壝。房俎饰荐,山罍沈滓。

亲事朱弦,躬持黛耜。恭神务穑,受禧隆祉。

(0)

赠李行之

水衡称逸人,潘杨有世亲。

形骸预冠盖,心思出风云。

(0)

赋得往往孤山映诗

青山照落晖,映远望连飞。

仙峰看玉笥,关路视金微。

鼓吹声疑尽,香炉烟觉稀。

共君临水别,劳此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