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柚间生贤。
玉台书在犹骚雅,孺子亭荒只草烟。
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
割鸡不合庖丁手,家传风流更著鞭。
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柚间生贤。
玉台书在犹骚雅,孺子亭荒只草烟。
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
割鸡不合庖丁手,家传风流更著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徐隐父宰馀干二首(其二)》。诗中,黄庭坚以天上麒麟降瑞的象征,赞美了徐隐父的才华横溢,将他比作生于江南橘柚之间的贤才。他提及玉台上的书籍,暗示徐隐父的学识渊博,如同屈原的《离骚》和《九歌》般高雅。提到孺子亭的荒废,反衬出徐隐父将要为地方带来新的生机。
诗人接着称赞徐隐父半生的努力换来了初任官职,他的文采如同青钱一般珍贵。然而,黄庭坚认为徐隐父这样的才子不应仅满足于小县的职位,应该有更大的舞台施展才能,就像庖丁解牛虽技艺高超,但更适合处理更复杂的事务。最后,他鼓励徐隐父保持家族的传统风流,并进一步提升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激励。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既赞扬了徐隐父的才情,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赞赏。
始我种三榆,近在亭之左。
西日待隐蔽,阴成客能坐。
七年长渐高,密叶已交锁。
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
其一忽憔悴,啮腹缘蚁蜾。
持斧欲伐之,材未中船舵。
藤蔓方附丽,不伐亦自可。
古人无弃物,守圃常用跛。
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
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
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
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
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
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
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壮士乐长征,门前边马鸣。
春风三月柳,吹暗大同城。
卢沟桥下东流水,故人一樽情未已。
胡天飞尽陇头云,唯见居庸暮山紫。
羡君鞍马速流星,予亦孤帆下洞庭。
塞北荆南心万里,佩刀长揖向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