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谯听尽短长更,幽梦无端故不成。
寒雨似从心上滴,孤灯偏向枕边明。
读书有味身忘老,报国无期涕每倾。
敢为衰残便虚死,誓先邻曲事春耕。
丽谯听尽短长更,幽梦无端故不成。
寒雨似从心上滴,孤灯偏向枕边明。
读书有味身忘老,报国无期涕每倾。
敢为衰残便虚死,誓先邻曲事春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不寐》,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丽谯听尽短长更”,写诗人独坐高楼(丽谯)谛听夜间的更鼓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不宁。次句“幽梦无端故不成”,进一步表达了梦境的破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纷扰。
“寒雨似从心上滴”运用比喻,将寒雨与内心感受相联,表达出诗人愁苦的心情,仿佛连雨滴都是从内心深处落下。“孤灯偏向枕边明”则描绘出孤寂的环境,灯光虽亮,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独。
“读书有味身忘老”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寻求精神寄托,忘却了年华老去的忧虑,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报国无期涕每倾”则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泣。
最后两句“敢为衰残便虚死,誓先邻曲事春耕”,诗人表示即使身体衰老,也决不愿虚度光阴,他决心要积极参与农事,体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孤寂与忧思,又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