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祀山陵偕诸寮友夜宿瑞光寺漫赋》
《陪祀山陵偕诸寮友夜宿瑞光寺漫赋》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

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

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

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瑞光寺陪祀山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远处紫色与翠绿交织的山峦与寺庙的幡影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晴朗的天空中,双阙(宫殿)近在咫尺,仿佛能感受到九陵(帝王陵墓)上空弥漫的王者之气,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则转向了人与人的互动。棋盘上的对弈、灯光下的欢谈,以及竹林下的饮酒,这些场景不仅体现了文雅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尾联“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心中愿望的遗憾,但与明月共处的场景又给予了一丝慰藉。这不仅是对未能亲自触摸帝王遗物的惋惜,也是对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青山梁晓晴

隔宿戒徒御,言度青山梁。

此地易阴雨,往往沾人裳。

宜令先事备,结束趁早凉。

仆夫应且笑,向晓偏晴旸。

旭日照征衣,曈曈来扶桑。

翠华既前擢,万骑随腾骧。

聊复策余马,超忽登高冈。

下视晒树沟,木叶秋清黄。

(0)

舷公旧隐题壁

说法满天下,届然公独吟。

水流无住相,灰死得寒心。

窗外老梅瘦,门前黄叶深。

千秋诗两卷,政不要知音。

(0)

过昭阳湖·其三

蘋丝芦叶绿茸茸,蟹簖鹅阑几曲通。

未到故乡先一笑,分明清景似吴淞。

(0)

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

杳杳昏钟隔浦清,夕阳欲下断霞明。

鸟归疏柳禅镫上,人散回塘钓艇横。

云树萧疏藏野寺,烟波迢递绕江城。

习池不共山公赏,独对寒流待月生。

(0)

寻昭亭故址

卓午登山去欲曛,昭亭路外看孤云。

遗民犹说蘖和尚,古庙莫寻梓府君。

罗汉记亡贞石泐,绣球花见异僧闻。

隐沦托迹知何是,唳鹤饥鼯几百群。

(0)

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

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

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由缘。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

向来所取尽糟粕,或进于道通于禅。

裹粮方能办远适,求鱼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盘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巅。

谢生新诗录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为点定,罗浮日日横几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书纸尾词牵连。

生如问我何处得,得自远麓空江边。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