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
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
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
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
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
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
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
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瑞光寺陪祀山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远处紫色与翠绿交织的山峦与寺庙的幡影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晴朗的天空中,双阙(宫殿)近在咫尺,仿佛能感受到九陵(帝王陵墓)上空弥漫的王者之气,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则转向了人与人的互动。棋盘上的对弈、灯光下的欢谈,以及竹林下的饮酒,这些场景不仅体现了文雅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尾联“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心中愿望的遗憾,但与明月共处的场景又给予了一丝慰藉。这不仅是对未能亲自触摸帝王遗物的惋惜,也是对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隔宿戒徒御,言度青山梁。
此地易阴雨,往往沾人裳。
宜令先事备,结束趁早凉。
仆夫应且笑,向晓偏晴旸。
旭日照征衣,曈曈来扶桑。
翠华既前擢,万骑随腾骧。
聊复策余马,超忽登高冈。
下视晒树沟,木叶秋清黄。
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
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由缘。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
向来所取尽糟粕,或进于道通于禅。
裹粮方能办远适,求鱼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盘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巅。
谢生新诗录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为点定,罗浮日日横几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书纸尾词牵连。
生如问我何处得,得自远麓空江边。
《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清·翁方刚】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由缘。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向来所取尽糟粕,或进于道通于禅。裹粮方能办远适,求鱼且莫思忘筌。不到解衣盘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巅。谢生新诗录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短篷晴日为点定,罗浮日日横几前。偶因即自悟妙理,再书纸尾词牵连。生如问我何处得,得自远麓空江边。
https://shici.929r.com/shici/bNH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