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三文屋山》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三文屋山》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云锁峦头月锁溪,望洋何处更多迷。

遥从四壁看仍断,只有中峰压不低。

巢许已前归谱牒,烟霞之内即封提。

苔花十里俱凝合,杖屦何因得染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历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思。首句“云锁峦头月锁溪”,以“锁”字形象地表现了云雾与月光被山峦与溪流所遮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望洋何处更多迷”一句,借用了望洋兴叹之意,表达了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困惑,同时也暗示了探索与理解自然之美的艰难。

“遥从四壁看仍断,只有中峰压不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独特,通过对比远处与近处的景象,强调了中峰的独特地位,仿佛是自然界的中心与支撑。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总有一处可以作为心灵的依托。

后两句“巢许已前归谱牒,烟霞之内即封提”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通过引用巢父、许由两位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关联。这里,烟霞不仅指自然景色,也是隐喻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

最后,“苔花十里俱凝合,杖屦何因得染泥”以苔花的生长为喻,赞美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如何在自然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不被污染?这既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樱桃

中庭两樱桃,枝叶密相对。

蟠根不十年,不能开花如绣盖。

前人费力后人赏,曩日春风今日在。

世间万事或如此,富贵功名岂无待。

共知韶光过眼疾,霞红雪白不足赖。

繁华及时数快饮,鸟散蜂飞无所悔。

(0)

虎子

秦山十月朔风起,寒岩萧萧虎携子。

樵苏绕山不敢采,赤豹黄罴相向死。

关西少年勇似飞,白羽利镞黄金机。

解胸陷脰心应手,功名一决何辞危。

坐皮食肉已自快,况复猛毅充提携。

雄姿英气实少并,不堪笼槛长羁縻。

至今求食每摇尾,摧刚远害诚其宜。

君勿爱泽麋山鹿大如马,牙角虽具无能为。

阨穷隐约岂足讳,曾见白额跳踉时。

(0)

夏夜露坐

林卧霄露清,仰观众星晖。

上天垂光彩,楼观何参差。

阁道绝银汉,华盖临紫微。

凝神云霓表,忽与汗漫期。

整衣阊阖门,濯足牛女矶。

酌酒援北斗,鼓箑招南箕。

极意谢嚣烦,尘世良喧卑。

(0)

作假山

幽意难具陈,静境可因就。

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

前为嵩华高,侧构衡霍秀。

岩崿倏天成,风烟若神授。

他时看图画,应接颇意究。

气色形似间,人人轻宇宙。

尝闻山林士,既往又不复。

此语我知之,衡茅非所陋。

(0)

陆瑁养鱼池

何兹水乡士,尚复穿池居。

宁知湖上龙,不是渊中鱼。

漪澜杳无际,绿净望有馀。

寂寞垂竿叟,啸歌方岁除。

(0)

晚春登楼

川原自不改,春事已畴昔。

众芳生晚绿,远树森重碧。

流莺歇复歌,乳燕飞暂息。

对酒独慷慨,惜无同心客。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