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若银砾,老桂卧海底。
中夜热不解,病叟推枕起。
悲虫号草根,孤萤照野水。
树头风急生,喘汗真一洗。
追忆总角初,学古颇自喜。
祝身愿耆老,常恐抱志死。
岂知才术疏,空自凋发齿。
功名永无期,禄不饱妻子。
归耕力又惫,得粟半糠秕。
诗书不可赖,如倚折足几。
大儿逾六十,逐食走千里。
路途况艰梗,累月书一纸。
岂不念归省,屡请辄见柅。
幸吾未极衰,汝行姑少止。
众星若银砾,老桂卧海底。
中夜热不解,病叟推枕起。
悲虫号草根,孤萤照野水。
树头风急生,喘汗真一洗。
追忆总角初,学古颇自喜。
祝身愿耆老,常恐抱志死。
岂知才术疏,空自凋发齿。
功名永无期,禄不饱妻子。
归耕力又惫,得粟半糠秕。
诗书不可赖,如倚折足几。
大儿逾六十,逐食走千里。
路途况艰梗,累月书一纸。
岂不念归省,屡请辄见柅。
幸吾未极衰,汝行姑少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炎热的夏季夜晚难以入睡,起身活动的情景。他以众星和老桂比喻自己的处境,感叹年老体衰,疾病缠身。悲凉的虫声和萤火虫的微光映衬出他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回忆年轻时对古籍的喜爱,希望能长寿并实现志向,但如今才疏学浅,功名无望,生活困苦,连粮食也多是粗劣之物。
他寄予长子的担忧中流露出对家庭的挂念,虽然儿子远行谋生,但他并未忘记回家探望,只是因为路途艰难,通信稀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能勉强支撑的庆幸,以及对儿子暂且不必急于归来的宽慰。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展现了陆游晚年的辛酸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