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东望山嶙峋,山头霞綵明朝曛。
鹭鸶数个白如雪,点破空青万顷云。
重重绿树波光里,波光浩渺过彭蠡。
中流一棹者何人,苍茫似畏西风起。
点简舟中旧所藏,莫教堕落风涛乡。
风涛初不在平地,斯人回首何遑遑。
我皇圣德齐天壤,太平治化原无象。
来往登山航水人,万里安行如席上。
东皋东望山嶙峋,山头霞綵明朝曛。
鹭鸶数个白如雪,点破空青万顷云。
重重绿树波光里,波光浩渺过彭蠡。
中流一棹者何人,苍茫似畏西风起。
点简舟中旧所藏,莫教堕落风涛乡。
风涛初不在平地,斯人回首何遑遑。
我皇圣德齐天壤,太平治化原无象。
来往登山航水人,万里安行如席上。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东望山峦起笔,山峰嶙峋,霞彩绚烂,预示着明日的辉煌。接着,几只鹭鸶点缀于碧空中,与万顷白云相映成趣。绿树掩映在波光粼粼之中,波光浩渺,直至彭蠡湖面。中流一叶扁舟,乘风破浪,似乎船上的旅人正面对着即将来临的西风,显得有些畏惧。然而,诗人提醒这舟中之人,不要让自己的思绪随风涛飘散,因为风涛虽险,但在这广阔的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
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宏大的主题——皇上的圣德如同天地一般广大,国家的治理也如同自然界的规律,不显山露水,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无论是登山还是航海的人,都能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行走,如同在舒适的席上一般轻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