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课逭离索,萧窗谁肯临。
语方逢众怒,自诧用功深。
未议辞穷鬼,才堪补笑林。
旧交多册府,肯信有湮沈。
诗课逭离索,萧窗谁肯临。
语方逢众怒,自诧用功深。
未议辞穷鬼,才堪补笑林。
旧交多册府,肯信有湮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课余之时的孤寂与寻求共鸣的困境。"诗课逭离索"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学习来排遣孤独,但周围无人能理解或分享这份兴趣。"萧窗谁肯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冷清,窗外无人来访,无人共度这寂寥时光。
"语方逢众怒"暗示了诗人可能因讨论诗歌时遭遇非议,言辞触动了一些人的不满。然而,他却自我安慰,认为自己的努力深厚,"自诧用功深",对自己的才华和投入感到自豪。
"未议辞穷鬼,才堪补笑林"则展现出诗人不畏他人嘲笑,自信自己的文学才能可以为世间增添幽默与智慧。"旧交多册府"表明诗人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或许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肯信有湮沈"则是对这些旧友能否理解并珍视他的才华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孤独、批评时的坚韧与自信,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自己文学价值的坚守。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粥。
有义命,何思虑。
在坎*,弥谦牧。
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
不及屠沽余酒肉,不及驵侩多童仆。
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增崇荣富。
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
太液鸳鸯,昭阳*鹊,兰麝熏香雾。
君恩如日,照临知在何处。
窗下轧轧鸣机,杼霜抽雪,裂下齐纨素。
团扇裁成明月样,摇动凉风披拂。
玉宇尘清,金茎露重,黄叶飘宫树。
紫毫斑管,定书当日佳句。
光禄池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纱笼在、高阁依然。
今何夕,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衣冠初北渡,几人能得,对酒常闲。
算唯君日日,陶写余欢。
得陇且休望蜀,南山卧、白额黄班。
茅檐底,男儿未老,勋业后来看。
怅年年。
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
纲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
还碎羽。
原作醉兴,从词综改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
朝朝暮暮。
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
依约并门路。
一丘寂寞寒雨。
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
休说与。
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
一杯会举。
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