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霜冻地草木死,荒天乱云若碎纸。
风头黯黯下残照,万荻鬨声泊鸥起。
郎儿闸水破沟入,坏石齧塘侧村市。
煤堆残火烧野菁,薪栅茅门溷牛豕。
饥岁丁男半夫役,面脚跣蓬衣蒲苇。
有田不垦谁之愆,过客停舟一歔唏。
慄霜冻地草木死,荒天乱云若碎纸。
风头黯黯下残照,万荻鬨声泊鸥起。
郎儿闸水破沟入,坏石齧塘侧村市。
煤堆残火烧野菁,薪栅茅门溷牛豕。
饥岁丁男半夫役,面脚跣蓬衣蒲苇。
有田不垦谁之愆,过客停舟一歔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萧瑟的冬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荒凉之地的自然风貌与人间百态。
首句“慄霜冻地草木死”以“慄”字生动地描绘了严寒的威力,霜冻覆盖大地,草木凋零,营造出一片肃杀的氛围。接着“荒天乱云若碎纸”一句,将乱云比作破碎的纸片,形象地表现了天空的混沌与混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冷。
“风头黯黯下残照”描绘了风势之猛,使得夕阳黯淡无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万荻鬨声泊鸥起”则通过“万荻”与“鸥”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并存的景象。
“郎儿闸水破沟入,坏石齧塘侧村市”描绘了劳作的场景,郎儿们在寒冷中辛苦劳作,闸水破沟,修补村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辛劳。而“煤堆残火烧野菁,薪栅茅门溷牛豕”则通过烧煤、柴火、牛猪等生活细节,展现了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朴素。
“饥岁丁男半夫役,面脚跣蓬衣蒲苇”描述了饥荒年份中,壮年男子大半都在服役,面容蓬乱,脚上赤裸,穿着简陋,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荒中的苦难生活。
最后,“有田不垦谁之愆,过客停舟一歔唏”表达了对土地荒废的惋惜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社会的贫困与动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