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海题云松岭书堂》
《和东海题云松岭书堂》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百尺长松带碧萝,杜溪深锁蒋洋坡。

一堂来作群山主,四牖分盛好景多。

书卷不须扃户读,诗翁频许杖藜过。

一生心事何难足,更与前湾月半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hǎiyúnsōnglǐngshūtáng
sòng / chén

bǎichǐchángsōngdàiluóshēnsuǒjiǎngyáng

tángláizuòqúnshānzhǔyǒufēnshènghǎojǐngduō

shūjuànjiōngshīwēngpínzhàngguò

shēngxīnshìnángèngqiánwānyuèbànsuō

注释
百尺:非常高。
长松:高大的松树。
碧萝:绿色的藤蔓。
杜溪:小溪名。
蒋洋坡:地名。
一堂:一座厅堂。
群山主:群山的主宰。
四牖:四面窗户。
好景:美景。
书卷:书籍。
扃户:关门。
诗翁:诗人。
杖藜:手杖。
心事:心愿。
足:满足。
前湾:前方的湾处。
月半蓑:半身蓑衣赏月。
翻译
高大的松树环绕着绿色藤蔓,杜溪深深掩映在蒋洋坡。
在这座厅堂中,它仿佛群山之主,四面窗户展示着壮丽景色。
无需关门闭户,读书尽享自然,老翁常拄杖来访。
一生的心愿哪能满足,再添上半身蓑衣,赏月于前湾更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书斋景象。"百尺长松带碧萝",开篇即以高大的松树和翠绿的藤蔓相映成趣,展现出书斋四周的自然之美。"杜溪深锁蒋洋坡"进一步点明了书斋所在的地理位置,溪流环绕,山势起伏,环境清幽。

"一堂来作群山主",诗人以豪迈之笔,自比为山中书斋的主人,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掌控感。"四牖分盛好景多",窗户众多,景色宜人,暗示读书之余,可以欣赏到丰富的自然风光。

"书卷不须扃户读",诗人倡导无需闭门苦读,强调的是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进行学术研究。"诗翁频许杖藜过",则描绘了友人来访,老者持杖前来探讨诗文的场景,增添了书斋生活的温馨与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一生心事何难足,更与前湾月半蓑",诗人感慨人生追求无止境,即使满足于当前的生活,还有那半身披着月光的渔夫生活,暗含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整首诗通过描绘书斋生活,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学问和人情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三台词·其一

一阵霜风乍起,半窗月影初斜。

宝匣烧残香篆,银釭落尽灯花。

(0)

杨柳枝词·其三

门外春风杨柳枝。去年折柳送郎时。

车轮一去无消息,只有长条依旧垂。

(0)

和曾侍讲送陈郎中重使西域

归朝鸣马贡飞黄,再抚羌夷出塞长。

才到交河诸部识,重经瀚海旧营荒。

客程春半时逢雨,虏地寒多夏亦霜。

从此番酋俱款附,不须生致左贤王。

(0)

山城月夜自和东行集句韵

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将军在戍楼。

千里无尘烽火寂,夜深犹起看旄头。

(0)

宿废普济寺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0)

过玄妙观

影摇红烛散庭辉,小殿香清午漏迟。

啼鸟数声风习习,碧桐阴下立多时。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