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神通寺》
《神通寺》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

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

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神通寺的幽静与神秘。诗人以“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开篇,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精舍自朗公开创后,历经千年,金牛已不再回归,暗示着寺庙历史的悠久和不可复制的庄严。

“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两句,通过“花间”、“洞壑”、“树杪”、“楼台”的描绘,展现了神通寺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壮观,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建筑的雄伟,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氛围。月光清澈,梵音悠扬,西峰之上的日落与寺庙中稀疏的钟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表达了诗人对遁世生活的思考。他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能够通过隐居来避开世俗的纷扰?还是说,即使卧病在床,也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牵绊。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通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感寓·其八十五

公孙为布被,汉人讥诈廉。

司马亦布被,举世称大贤。

老聃尝有言,俭为天下先。

俭苟不中礼,魏风有遗篇。

大禹古圣人,至德垂简编。

亦有齐晏子,一裘三十年。

何曾独何心,一食费万钱。

末俗不可易,临风兴喟然。

(0)

思悲翁

思悲翁,白蛇断。天地炉,帝王剑。火德炎,水德微。

谁相者,昴日鸡。握天符,应天造。谁其尸之耀魄宝。

(0)

赠蔡登

纷纷篆刻与雕虫,蠹蚀斯文几一空。

四圣经中深有会,一斋门下可无公。

回琴点瑟蠲心赏,殷鼎周彝盎古风。

踏破月华归别馆,夜谈犹恨未从容。

(0)

重脩安湖书院

崇冈若盘龙,兹地极高爽。

何令临是乡,政教昔攸掌。

周回廊庑成,宏深殿庭敞。

搆屋鸠良材,买田收沃壤。

训迪师有方,教育士有养。

朝夕勤弦歌,春秋严祀享。

皇恩雨露多,圣道日星朗。

迄今百年馀,隳废盈草莽。

我来重谒拜,遗像愧瞻仰。

碑碣载雄文,丝竹留馀响。

识此风化源,六经期再讲。

矢言力兴脩,述诗告吾党。

(0)

忆友二首·其一

一日相违鄙吝萌,况经三载旷交情。

可怜回首云泥隔,梦里犹能说旧盟。

(0)

中秋次韵二首·其一

无情岁月自消磨,客里逢秋感更多。

白发苍颜俱老矣,清风明月奈愁何。

坡仙起舞留新句,李白停杯发浩歌。

他日倘能追往迹,桂花香里挹金波。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