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名葩雒下无,香分螺黛十眉图。
花中不辩来么凤,叶底多疑是绿珠。
罗袖浅将苔色染,玉盘寒爱露华濡。
姚黄莫即愁为里,青帝思光此独殊。
绝代名葩雒下无,香分螺黛十眉图。
花中不辩来么凤,叶底多疑是绿珠。
罗袖浅将苔色染,玉盘寒爱露华濡。
姚黄莫即愁为里,青帝思光此独殊。
这首《绿牡丹》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牡丹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绿牡丹在花丛中的独特地位与气质。
首联“绝代名葩雒下无,香分螺黛十眉图”开篇便点出绿牡丹的非凡之姿,将其比作绝世佳人,其香气如同螺黛般浓郁,仿佛十眉图中的女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绿牡丹的香气与美丽。
颔联“花中不辩来么凤,叶底多疑是绿珠”进一步渲染绿牡丹的神秘与高贵,它如同凤凰般珍贵,又似绿珠般令人猜疑,暗示绿牡丹不仅外表美丽,更蕴含着深邃的内涵与故事。
颈联“罗袖浅将苔色染,玉盘寒爱露华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绿牡丹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仿佛罗袖轻轻拂过苔藓,留下一抹绿意;又如玉盘中寒露滋润,生动地描绘了绿牡丹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生。
尾联“姚黄莫即愁为里,青帝思光此独殊”则以对比手法,将绿牡丹与姚黄(一种著名的牡丹品种)相比较,强调绿牡丹的独特之处,如同青帝(春神)的光辉独照,暗示绿牡丹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绿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绿牡丹的赞美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