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开军府郁嵯峨,琐甲雕戈耀日多。
山引衡云通浪泊,江分黔水下牂牁。
钧天乐奏今应远,左氏传经近若何。
自昔峤南冠带国,碧油幢外听夷歌。
城开军府郁嵯峨,琐甲雕戈耀日多。
山引衡云通浪泊,江分黔水下牂牁。
钧天乐奏今应远,左氏传经近若何。
自昔峤南冠带国,碧油幢外听夷歌。
这首诗描绘了苍梧城内军府的雄伟景象,以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壮丽。开篇“城开军府郁嵯峨”,以“郁嵯峨”三字生动地展现了城池的高峻与气势。接着“琐甲雕戈耀日多”,通过“琐甲”和“雕戈”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军队装备的精良与士兵们的威武形象。
“山引衡云通浪泊,江分黔水下牂牁”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仗,将山峦、云雾、江流等自然景观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辽阔与壮美,也暗示了苍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衡云”、“浪泊”、“黔水”、“牂牁”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
“钧天乐奏今应远,左氏传经近若何”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思考。“钧天乐奏”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与美好,“左氏传经”则指向儒家经典,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自昔峤南冠带国,碧油幢外听夷歌”两句,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苍梧作为岭南地区重要城市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多元文化的融合。这里的“冠带国”指的是文明发达的国家,“夷歌”则代表了当地民族的音乐或歌曲,体现了作者对苍梧独特文化风貌的欣赏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苍梧城及其周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地区深刻的情感与独到的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