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笑先生蔬一槃,云沈作坞卧荒寒。
童颜并已无班白,槁面旧曾如渥丹。
底用鱼烹双素尺,共知鹤化一黄冠。
芙蓉冷落秋萧索,只有篱花耐久看。
亦笑先生蔬一槃,云沈作坞卧荒寒。
童颜并已无班白,槁面旧曾如渥丹。
底用鱼烹双素尺,共知鹤化一黄冠。
芙蓉冷落秋萧索,只有篱花耐久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亦笑先生蔬一槃,云沈作坞卧荒寒"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外界喧嚣与自我精神世界的隔绝。
"童颜并已无班白,槁面旧曾如渥丹"则是形容诗人本人的面容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光泽,而皮肤却因为长期山居而变得黝黑,这里面的“渥丹”是一种美好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人的肤色,暗示了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生活状态。
"底用鱼烹双素尺,共知鹤化一黄冠"则是说诗人在山中以捕鱼为食,同时也有着友鹤(可能指的是与之心灵相通的朋友或同道中人)共同享受这份清贫自在的生活。这里面的“黄冠”暗示了一种道家或者隐逸者的身份。
最后两句"芙蓉冷落秋萧索,只有篱花耐久看"则描写了山林中的季节变换,以及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经受时光考验的花朵持久观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那些不随波逐流、能够恒久不衰的事物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愿望,以及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
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
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
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
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第一百五十卷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
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
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
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栖鸾往已屈,驯雀今可嗣。
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
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
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
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
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
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
鸟倦自归飞,云闲独容依。
既将慕幽绝,兼欲看定慧。
遇物忘世缘,还家懒生计。
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
心镜常虚明,时人自沦翳。
《送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唐·刘长卿】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栖鸾往已屈,驯雀今可嗣。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鸟倦自归飞,云闲独容依。既将慕幽绝,兼欲看定慧。遇物忘世缘,还家懒生计。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心镜常虚明,时人自沦翳。
https://shici.929r.com/shici/CNd1b4H84G.html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
桃花照彩服,草色连青袍。
征马临素浐,离人倾浊醪。
华山微雨霁,祠上残云高。
而我倦栖屑,别君良郁陶。
春风亦未已,旅思空滔滔。
拙分甘弃置,穷居长蓬蒿。
人生未鹍化,物议如鸿毛。
迢递两乡别,殷勤一宝刀。
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