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其四》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其四》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虏帐师频衄,民穷粟屡搜。

会须夷丧乱,宁敢厌征求。

黄屋中天立,彤弓几日酬。

寸心终耿耿,不独为春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的《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其四)》中的第四首。全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望和对个人忠诚的坚守。

首联“虏帐师频衄,民穷粟屡搜”,开篇即描绘了边疆战事频仍,使得百姓生活困苦,粮食匮乏的情景。这里“虏帐”指敌方的营地,“师频衄”则表明军队在对抗外敌时屡遭挫败。“民穷粟屡搜”则直接点明了百姓因战争而陷入贫困,粮食被频繁搜刮的现实。

颔联“会须夷丧乱,宁敢厌征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定战乱、恢复安定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频繁征税、搜刮民脂民膏行为的不满和反感。这里的“夷丧乱”既是对消除战乱的渴望,也暗含着对暴政的谴责。

颈联“黄屋中天立,彤弓几日酬”,转而关注到君主的地位与责任。诗人以“黄屋中天立”形象地描绘了君主坐拥天下、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同时提出了“彤弓几日酬”的疑问,意在提醒君主应尽快履行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责任,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泰民安。

尾联“寸心终耿耿,不独为春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内心始终坚定不移,不仅为春天的来临感到忧愁,更是为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担忧。这一句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白石郎曲三首·其一

仙郎娇艳,与玉同色。娇女无郎,愿抱白石。

(0)

黄淡思歌三首·其一

山桑黄淡思,野茧青碧繂。

郎无欢容颜,知有远行色。

(0)

折杨柳歌辞五首·其二

斑骓戏赤岸,羌笛手中吹。

可怜道上柳,送尽路旁儿。

(0)

题揽芳轩扶桑

分得閒花闽海头,名园曾共竹林游。

池塘燕去楼台冷,萝薜门深画幛收。

傍砌素英流绛雪,晞阳初旭上丹丘。

书床茗碗俱零落,瓜蔓东篱识故侯。

(0)

再和几亭光隐轩观梅

当年拥传下周京,休沐岩扉驷马鸣。

丹壁尚藏封事草,青人不泯党人名。

天寒冰雪催梅早,水抱廉贞绕墓清。

珍重平泉题壁句,东风依旧满佳城。

(0)

松涛和潜夫

偃盖参差弄夕飙,却分天籁共刁调。

林空长觉秋多雨,海近时疑晚上潮。

静夜微闻寒谡谡,幽人高枕思迢迢。

山窗镇日吟相对,又逐行歌过野樵。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