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尘世未还元,偶会琳宫两地仙。
行止义明尝得己,修持仁静可忘年。
笑谈客去吴无侣,惠爱人来楚有缘。
公外诗筒当见寄,为乘佳兴益新编。
浮游尘世未还元,偶会琳宫两地仙。
行止义明尝得己,修持仁静可忘年。
笑谈客去吴无侣,惠爱人来楚有缘。
公外诗筒当见寄,为乘佳兴益新编。
此诗《送李季益龙图》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对友人李季益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诗中以“浮游尘世未还元”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友人李季益在世俗中漂泊未归的境遇,同时暗含对其超凡脱俗之气的赞美。接着,“偶会琳宫两地仙”一句,将二人相聚比作仙境中的邂逅,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行止义明尝得己,修持仁静可忘年”两句,赞扬了李季益行事光明磊落,坚守道义,其修行之深,足以让人忘却岁月流逝。这种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追求,是诗人对其深厚敬意的体现。
“笑谈客去吴无侣,惠爱人来楚有缘”则通过描述李季益的社交形象,展现了他的幽默风趣与待人真诚,以及他与各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不仅体现了李季益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诗人与之交往的愉悦与不舍。
最后,“公外诗筒当见寄,为乘佳兴益新编”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李季益离开后,能够收到对方的书信,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继续通过诗歌交流情感,共同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又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气息的作品。
照溪流清浅,正万梅都开,峭寒天气。
才过了元宵,渐昼长禁宇,迤逦佳时。
断肠枝上雪,残英已、片影初飞。
苒苒随风,送春到、便烂漫香迟。
凝睇。
迎芳菲至。
觉欣欣桃李,嫩色依微。
应是有新酸,向嫩梢定须,一点藏枝。
乍晴还又冷,从尊前、自落轻细。
寄语高楼,夜笛声、且缓吹。
凉飙霁雨。
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
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
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
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
烟姿照琼宇。
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
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
诗人谩自许。
道曾向、蟾宫折取。
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雪余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
应运看,月魄分辉,坤顺同符,文母徽音芳烈。
诞育乾坤主,均慈爱、练裙岂别。
经沙塞、涉履烟尘,瑞色怡然更英发。
上圣中兴,严恭问寝,宫庭正和悦。
看寿筵高启,龙香低转,声入霓裳,檀槽新拨。
翠衮同行乐,钧韶奏、喜盈绛阙。
倾心愿、亿载慈宁,醉赏闲风月。
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
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莹。
梅花十顷,递暗香、琼瑶真景。
散万斛金莲,崇山秀岭,尽开花径。
真个好、月灯相映。
真个乐、圣驾游幸。
四部箫韶,群仙奏乐,万光耀境。
玉华不夜,向洞天、暖烟回冷。
好大家、酒色醺醺,任教漏移花影。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
秀蓓凝浩露,疑挂六铢衣绉。
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
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
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
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
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