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空林了此生,一江秋水对人清。
扁舟若为求鱼出,莫向茆亭脚下行。
老石空林了此生,一江秋水对人清。
扁舟若为求鱼出,莫向茆亭脚下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杂题画景三十一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中,诗人以老石和空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老石空林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老石象征着岁月的沧桑,空林则寓示着人生的孤独与寂寥。
接下来的"一江秋水对人清",通过描绘秋水的清澈,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只有江水与人的存在。诗人借景抒怀,暗示自己心境的清澈与淡泊。
最后两句"扁舟若为求鱼出,莫向茆亭脚下行",寓意深刻。扁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或心境,而"莫向茆亭脚下行"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之事,尤其是那些可能带来困扰的权势或名利。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超脱尘世、远离纷扰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淡泊情怀,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独特见解。
飞凤屹立万仞壁,下有深渊不可测。
问讯深渊有何物,骄然桀鷔护巢穴。
寻常任意自出没,砥柱中流喷涛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婴鳞即粉骨。
每到王正上七日,昂头掉尾见金脊。
霁严收怒了无迹,共与邦人供踏迹。
滩头鸡卜人得吉,鼓吹鞦韆总春色。
但见五采文焕发,尽是前贤醉鸦墨。
今来古往几风月,要之勿用果何益。
莫邪尚不终磨灭,筇杖一跃肯局蹐。
我龙会见乘霹雳,起作甘霖沛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