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六十一》
《比红儿诗·其六十一》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0)
翻译
温暖的池塘边,大家争相划船约定,一边唱歌一边写下动人的菱歌歌词。
请问东山的谢丞相,这里的歌妓们是否能比得过红儿呢?
注释
暖塘:温暖的池塘,可能指春天的水塘,温暖适宜游玩。
荡舟期:划船的约定,指聚会或游玩的活动。
菱歌:以菱角为主题的歌谣,可能是当地风俗。
艳词:色彩鲜艳、情感热烈的歌词。
东山谢丞相:东山的谢安(谢丞相),这里可能代指有声望的地方官员。
妓:古代的歌舞艺人,尤指陪酒的女性。
红儿:可能是某位著名的歌妓名字,用来作比较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其六十一)》。从诗句来看,作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人们争相乘舟赴约,船上不仅有欢快的歌声,还有着艳丽的词章。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暖塘争赴荡舟期”,这里的“暖塘”指的是春天的水塘,温暖而又生机勃勃。“争赴荡舟期”则描绘了人们急切地赶赴约会的情景。船在水面上摇曳前行,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行唱菱歌著艳词”,“菱歌”通常是指舟行时所唱的歌谣,这里则特指春日里的欢快歌声。“著艳词”则意味着这些歌曲中充满了鲜艳夺目的辞藻,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为问东山谢丞相”,这里提到的“东山谢丞相”可能是指某位官宦或名士,但在这首诗中更像是一个代表着尊贵与权势的人物。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高层人物的好奇和向往。

“可能诸妓胜红儿”,这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主旨,即作者认为这些美丽的场景、歌声以及词章,甚至连那些尊贵的人物,都有可能超过“红儿”的魅力。“红儿”在这里可能代表着某种标准的美好,而诸妓(多位美女)则象征着更高一层次的美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情感,以及对权势与美貌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其一

健青新走一梢长,外日东风引得狂。

定自今番春色里,新枝别样占年光。

(0)

芭蕉三首·其三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0)

过建封寺下连鱼滩二首·其二

梦里篙师忽叫滩,老夫惊杀起来看。

前船过尽知无虑,末后孤舟胆自寒。

(0)

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其二

白白红红两不真,重重叠叠是精神。

谁言跂石眠云客,也见长杨五柞春。

(0)

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其三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

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0)

竹枝歌七首·其四

积雪初融做晚晴,黄昏恬静到三更。

小风不动还知么,且只牵船免打冰。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