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
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
寂寞荒烟里,妖娆细雨中。
可怜溅成血,无复见蚕丛。
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
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
寂寞荒烟里,妖娆细雨中。
可怜溅成血,无复见蚕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杜鹃花》,是一首抒情的小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哀婉情怀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 这两句开篇即以宏大苍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望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祗,象征着时间的悠长和历史的久远;“千年魄”则寓意为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春山几度风”则是在这种宏大背景下,具体地描绘了季节更迭、自然景观的变换,表现出时间流转带来的无常。
"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 接下来两句转而深入个人情感的表达。“声声”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呼唤,而“向谁白”则显得孤独与茫然,是在询问这些情感寄托何方;“岁岁作花红”则是说时间一年年过去,自然界依旧春华秋实,但这种美好背后却隐藏着诗人的哀愁和无奈。
"寂寞荒烟里,妖娆细雨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氛围。“寂寞”传达出一种空旷无人的感觉,而“荒烟”则是对景物凋敝、荒废的写照;“妖娆细雨中”则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细腻的情调,仿佛在这细雨之中隐藏着什么不易觉察的东西。
"可怜溅成血,无复见蚕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历史消逝的深切感慨。“可怜”一词透露出诗人的同情心态;“溅成血”形象地描绘出生命力的耗散,甚至是悲壮的牺牲;而“无复见蚕丛”则是在说某些美好和生机已不再出现,是对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时光流转以及个人的生命旅程的无奈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