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自有屋,屋小人日多。
我已无家四十年,偶然卜隐来城阿。
同时各有筑室叹,杵声橐橐遥相和。
杵声缓,杵声急。未成仰屋筹,只自面墙立。
故人自有屋,屋小人日多。
我已无家四十年,偶然卜隐来城阿。
同时各有筑室叹,杵声橐橐遥相和。
杵声缓,杵声急。未成仰屋筹,只自面墙立。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各自建屋的场景,反映了人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流逝。首句“故人自有屋,屋小人日多”点出朋友虽居简陋之屋,但人数众多,暗示了人与空间的紧密联系。接着,“我已无家四十年,偶然卜隐来城阿”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四十年来无家可归,偶然间选择隐居于城郊,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逃避现实的情绪。
“同时各有筑室叹,杵声橐橐遥相和”两句,通过描述同时代的朋友各自在建屋时的感叹,以及远处传来的捣衣声相互应和,营造了一种既孤独又不乏共鸣的氛围。这里,“筑室叹”不仅指实际的建房过程中的辛劳与感慨,也暗含了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无奈。
“杵声缓,杵声急”进一步描绘了捣衣声的节奏变化,缓急之间,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节奏与情感的起伏。“未成仰屋筹,只自面墙立”则是对未完成的房屋建设的遗憾与自我安慰,通过“仰屋筹”与“面墙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空间、时间、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理解的过程。
便路之官暂到家,九溪穷处是天涯。
夜郎沙暖多龙迹,盘瓠山回似犬牙。
浦口劳歌催画鹢,门前使节咏《皇华》。
途中定有江行藁,好寄东风万里槎。
江东风日晴,把酒送君行。
好慰三千士,将收七十城。
烟花催叠鼓,云骑拥连营。
山越人争喜,殊方自此清。
忆昔山中鍊九阳,山头旭日正苍凉。
凤笙吹煖云中火,龙药凝成鼎内霜。
灵户启扃森虎籞,中房持戟混桃康。
山分秋色侵玄氅,蜗学天书篆败墙。
五鸟花开呼鹿守,千龄桃熟递仙尝。
伐毛定欲追神女,歌凤谁能笑楚狂。
种得神瓜如盎大,养来瘦鹤似人长。
楼延虚颢殊庭上,树蚀苍霞曲濑傍。
剑气尚堪吞鬼伯,诗䰟端合起獾郎。
但求脱粟三升饭,肯负眠云六尺床。
洞雪成浆烹日铸,海苔为纸写风将。
举头便觉三山近,小大俱冥百虑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