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石岩》
《野石岩》全文
宋 / 吴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夏夜深如秋气清,梦回风露湿桃笙。

渐忻月色分山色,所恨蛙声乱水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yán
sòng /

xiàshēnqiūqīngmènghuífēng湿shītáoshēng

cánxīnyuèfēnshānsuǒhènshēngluànshuǐshēng

翻译
夏夜的深度仿佛秋天的凉爽,梦中醒来感受到风露打湿了竹笙。
月亮的光辉逐渐照亮山色,令人欣喜;只遗憾蛙鸣与流水声交织,扰乱了宁静。
注释
夏夜:夜晚的夏季。
秋气:秋天的气息。
风露:夜晚的凉风和露水。
桃笙:竹笙,古代的一种乐器。
渐忻:渐渐感到欢喜。
月色:月光。
山色:山的景色。
所恨:遗憾的是。
蛙声:蛙鸣声。
乱:搅扰。
水声: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夜晚清凉气息和梦境中的细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夏夜深如秋气清"一句,既点出了季节特征,也传达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接下来的"梦回风露湿桃笙"则是对梦中情景的一种描绘,其中的"湿桃笙"可能象征着爱情或美好的愿望。

第二句"渐忻月色分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月色的欣赏,月光与山间的色彩交融,营造出一种柔和静谧的氛围。最后一句"所恨蛙声乱水声"则是在赞美自然之余,对于打破宁静环境的声音表示了一种遗憾或不满。这里的"蛙声"象征着干扰,可能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喧嚣与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干扰的无奈情绪。

作者介绍

吴镒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仲权临川人,吴曾从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公元一一六四年左右)进士。知义章县及武冈军,均有惠政。累官司封郎中,极言罢归。镒著有云岩集。又工词,有敬斋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史少师赐第赏芍药分韵得木字

帝城有仙山,双径森万玉。

洞户入深窈,突兀见华屋。

相君领众客,红药想芬馥。

霜刀妙裁剪,烟脂点冰縠。

枝弱不胜花,翠叶共斜矗。

向来争春风,桃李愧粗俗。

百卉纷何在,庭树拥新绿。

此花丈人行,俨立见幽独。

相君戴花笑,和气俱可掬。

人言此花胜,相君意倾属。

谁知心广大,何物不蒙福。

岂以庭中花,而肯弃凡木。

君看择胜具,所在可追逐。

自言居闲时,情话会亲族。

一花有可观,烂赏费银烛。

此心何拣择,寓意本无欲。

以此宰天下,以此镇藩服。

儿童与走卒,人人歌相国。

有能达此观,春风四时足。

(0)

题少潜兄得闲·其一

亭下水吞空,轻舟处处通。

闲情谁得似,逸兴更何穷。

诗社率相过,醉乡时一中。

我家元不远,只在小桥东。

(0)

樊运使挽词·其三

科目公馀事,南宫第一人。

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

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

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0)

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其二

处己幸寡过,居官勿愿馀。

动成经岁别,剩寄几行书。

公退仍多学,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职,通塞听何如。

(0)

送吕周辅宗丞守崇庆·其二

旧矣唐安郡,龙潜府号新。

当年一绛帐,今日两朱轮。

民意来何暮,仁声煖似春。

剑南毋恋却,鳌禁要词人。

(0)

送内弟汪作德赴建德主簿

今日望春下,送春还送行。

簿书须著意,家世有馀清。

潇洒桐庐郡,文章陆士衡。

公馀定多暇,无废读书声。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