霣霜槁百卉,拒霜独开花。
寒驱煖消落,秋借春韶华。
酣酣罗珍姿,表表骈翠葩。
晴云剪新绮,落日明丹砂。
瀣冷褪宿艳,叶散摘零霞。
离骚比君子,城阙藏山家。
二月三月时,红紫相矜誇。
西风一摇落,乱委随蓬麻。
花中障颓澜,晚节礼有加。
芳洁以类从,薰莸分等差。
梅追元气回,菊制暮景斜。
弗使四时气,断续令人嗟。
霣霜槁百卉,拒霜独开花。
寒驱煖消落,秋借春韶华。
酣酣罗珍姿,表表骈翠葩。
晴云剪新绮,落日明丹砂。
瀣冷褪宿艳,叶散摘零霞。
离骚比君子,城阙藏山家。
二月三月时,红紫相矜誇。
西风一摇落,乱委随蓬麻。
花中障颓澜,晚节礼有加。
芳洁以类从,薰莸分等差。
梅追元气回,菊制暮景斜。
弗使四时气,断续令人嗟。
这首诗描绘了芙蓉花在霜降之后的独特绽放,展现了其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芙蓉花的形态、色彩、气质以及它所象征的意义一一展现出来。
首先,诗人以“霣霜槁百卉,拒霜独开花”开篇,对比霜降后其他花卉的凋零与芙蓉花的独立盛开,突出了芙蓉花的顽强生命力。接着,“寒驱煖消落,秋借春韶华”,描绘了芙蓉花在寒冷中绽放,仿佛借用了春天的色彩,展现出一种超脱季节的美丽。
“酣酣罗珍姿,表表骈翠葩”则赞美了芙蓉花的丰盈姿态和翠绿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其繁茂的景象。“晴云剪新绮,落日明丹砂”运用比喻手法,将芙蓉花比作剪裁出的新绮和映照着落日的丹砂,进一步强调了其色彩的鲜艳与美丽。
“瀣冷褪宿艳,叶散摘零霞”描绘了芙蓉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色彩逐渐淡去,叶子散落如霞的情景,展现了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力。“离骚比君子,城阙藏山家”将芙蓉花比作《离骚》中的君子,隐喻其高洁的品质,同时又将其与城市中的山居生活联系起来,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最后,“二月三月时,红紫相矜誇”、“西风一摇落,乱委随蓬麻”、“花中障颓澜,晚节礼有加”、“芳洁以类从,薰莸分等差”、“梅追元气回,菊制暮景斜”、“弗使四时气,断续令人嗟”等句子,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花卉,强调了芙蓉花在晚秋时节的特别地位,以及其对四季更替的见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芙蓉花晚节不改、保持高洁品质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
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
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
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
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
宇胡曰宙,古往来今。往者不滞,来者方新。
阳升於旦,帝出乎春。日日岁岁,新新相因。
兹水有溪,胡以是名。蒙泉不竭,坎流不盈。
前一汲过,后一汲生。生生相易,新新不停。
戴氏池塘,居溪之际。观水有术,於道有契。
旧学未忘,新功相继。能濯旧见,以来新意。
有子有孙,以书以诗。如溪之新,朝斯夕斯。
自彊不息,慎独母欺。新而又新,请视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