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风飒飒,兰凋木修修。
王孙久为客,思君徒自忧。
春尽风飒飒,兰凋木修修。
王孙久为客,思君徒自忧。
这首诗描绘了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衬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首句“春尽风飒飒”,春天已逝,微风轻拂,既点明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以及由此带来的哀愁情绪。接着,“兰凋木修修”一句,以兰花凋零、树木挺拔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
“王孙久为客”,这里的“王孙”借指远方的友人或思念的对象,强调了主人公长期离家在外,与思念之人相隔遥远的事实。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句“思君徒自忧”,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无尽忧愁。这里的“徒自忧”强调了这种忧愁是徒劳无功的,既是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也是对思念之深的自我剖析。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直接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戊子春徂夏,时若雨旸风。
种苗行方遍,铺田渐芃芃。
农夫顾之喜,谓今岁其丰。
如何欻遘患,霪雨无终穷。
西吴百万亩,化作鼋鼍宫。
灾殃其数然,讵敢怨苍穹。
所嗟民无食,何以及岁终。
作诗维告哀,声比寒号虫。
孤城鼓角四山闻,刁斗声中五夜分。
独领数人探虎穴,何如一鹘入鸦群。
青袍不改儒生服,白马偏成上将勋。
万丈峰头馀故垒,千秋犹说李摩云。
李罕之攻破摩云山,树栅其上,时人呼为李摩云。
痴云压长空,荒郊风栗冽。
敝裘毛已秃,疲驴骨欲折。
回君何所之,语次气哽咽。
子妇往归宁,一病遂永诀。
淮西有书来,返榇资囊竭。
况有小儿女,呱呱须担挈。
灯昏漏且残,为君中肠结。
麦舟愧古人,惆怅明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