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桑乾水气昏,白云空碛大河吞。
马头带得冲星剑,夜夜回看古蓟门。
一片桑乾水气昏,白云空碛大河吞。
马头带得冲星剑,夜夜回看古蓟门。
这首明代诗人余寅的《渡滹沱》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画面。
首句“一片桑乾水气昏”,开篇即以桑乾河水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暗示了边塞之地特有的荒凉与神秘。接着,“白云空碛大河吞”一句,将视线拉远,白云飘荡于无垠的沙漠之上,大河仿佛吞噬了这一切,展现出自然力量的雄浑与辽阔,同时也隐含着边疆的广阔与遥远。
“马头带得冲星剑,夜夜回看古蓟门”两句,则是情感的深化与升华。马头上的剑象征着战士的勇猛与决心,夜晚回望古蓟门,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赋予了作品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渡滹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蜀王府中制奇扇,镂边饰宝泥金面。
龙函捧献明光宫,赐之彩币兼华宴。
来往星驰驿骑劳,低锡才人最恩眷。
吴门巧作素白良,欺霜妒月凝辉光。
图山写石各工意,八分草圣争誇长。
后有文翰林,前有祝京兆。
二老相持称墨妙,文翁二子颇克绍。
迩来幼海周山人,太仓王郎贤缙绅。
操觚往往宗晋法,挥洒不与庸流邻。
君不见六月城西古寺中,凉风到处绿阴浓。
山僧笑指乘骢客,汗湿纱衣日几重。
拿舟出东城,秋高气应肃。
虽无龙山境,华林亦不俗。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