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
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
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
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
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
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
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
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
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
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
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
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
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
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
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
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
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
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幽山水之美的赞叹。紧接着,“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则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感态度,虽与所思念的人远离,但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通过描写飞鸟和老鹤的行为,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两种不同生物的动作,表达自己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而“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与期待。
下片“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通过具体的行为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兰”和“梅”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赠”和“寄”则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彰显了诗人深沉的情意。
接着,“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诗人通过对花香难以长存的感慨,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不能永恒的无奈。而“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年华流逝的自省与哀叹。
最后,“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以及对自然世界中水流不息的赞美。而“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则是对秋季花卉之美的一种独特感受,表现出诗人对于四季变换中的美好事物都能保持一种清醒而欣赏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生物和自然现象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所思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操。
谁知重得逢君,却在荒江茅屋。
注眼相看,惜杀僬花悴玉。
旗亭百首凄凉句,空写愁肠万曲。
竟何堪、惹起风狂雨横,摧兰杀菊。
故知来、决绝有情无语,呜咽啼珠簌簌。
拆断连环,天也妒人心足。
好风明月羞重对,此去前途未卜。
这情怀,分付残春杜宇,一年年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