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科目各招延,中者端如拾芥然。
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
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
汉唐科目各招延,中者端如拾芥然。
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
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
此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和氛围,展示了作者对于古典音乐和诗歌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王与立上舍之旅的美好祝愿。开篇“汉唐科目各招延”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科考的严苛和广泛性,而“中者端如拾芥然”则形象地描绘出考生的稀少与难得,犹如路边偶尔可见的野草。紧接着,“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细致地刻画了科举考试中对诗文格式和内容的严格要求。
在接下来的“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一句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于古代音乐和诗歌的向往之情,以及想要捕捉并保留那些美好的艺术遗产。这里的“窃窥”暗示了一种私下里的探寻与欣赏,而“高吟”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飘逸自如的情感态度。
最后,“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圣代”指的是盛世,而“添舍法”则是希望能在这盛世中有所贡献和创新。对王与立的祝愿,是希望他能够不急于求成,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慢慢积累,等待时机。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其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切情感和期许。
浣花炫春澨,濯锦绚晴浦。
成都信繁会,此水工媚妩。
岂无濠上亭,蹙步难仰俯。
誓言违市朝,卜宅近幽阻。
沃沃葵苋畦,焰焰棠杏坞。
朝曦湿浅濑,暮色生远渚。
循涯咏未厌,引流络其圃。
蘋荇依篱樊,凫雁宿庭户。
长松百里外,物象争渺莽。
时平乏隐沦,蓑笠自歌舞。
岷江志东向,激射走吴楚。
胡为滞淫之,飞坎圣所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