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寥天天欲坠。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
不尽离人弹别泪,黄昏到处春憔悴。
梦逐江潮惊万矢。剑啸鸡鸣,慷慨东风里。
几见长鲸吞海水,更谁叱咤龙蛇起。
放眼寥天天欲坠。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
不尽离人弹别泪,黄昏到处春憔悴。
梦逐江潮惊万矢。剑啸鸡鸣,慷慨东风里。
几见长鲸吞海水,更谁叱咤龙蛇起。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阔的画面。"放眼寥天天欲坠",开篇即以广阔的天空和即将落下的夕阳渲染出一种苍茫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沉重与失落。"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山河破碎的深深哀痛,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的悲愤之情。
"不尽离人弹别泪",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离别之人的泪水仿佛无尽,反映了社会动荡中人们的离散与无奈。"黄昏到处春憔悴",春天本应生机盎然,但在这里却因战乱和离别显得憔悴不堪,寓言了时代的凋敝。
"梦逐江潮惊万矢",梦境中的情感更加激烈,江潮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心潮澎湃,而"惊万矢"则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激荡不安。"剑啸鸡鸣,慷慨东风里",借剑鸣和鸡鸣声,展现了词人壮志未酬、渴望变革的决心,以及在东风(暗指革命力量)中的慷慨豪情。
最后两句"几见长鲸吞海水,更谁叱咤龙蛇起",以长鲸吞海比喻国家的巨变,期待有英雄人物能振奋人心,改变时局,展现出词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
整体来看,袁克文的这首《蝶恋花》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志向的抒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