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鸡接响作三鸣,残点连声杀五更。
寒气挟霜侵败絮,宾鸿将子度微明。
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翰墨日疏身日远,世间安得尚虚名。
邻鸡接响作三鸣,残点连声杀五更。
寒气挟霜侵败絮,宾鸿将子度微明。
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翰墨日疏身日远,世间安得尚虚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的情景。首句“邻鸡接响作三鸣,残点连声杀五更”通过邻家鸡鸣和报时的更鼓声,展现了黎明前的寂静与破晓的序曲。接着,“寒气挟霜侵败絮”写出了冬日早晨的寒冷,以及诗人穿着破旧棉絮的困苦生活。“宾鸿将子度微明”以大雁的形象,寓言自己如同离群的大雁,在微弱的曙光中寻找出路。
“有家无食违高枕”表达了诗人对家中贫困生活的无奈,即使有家却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百巧千穷只短檠”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即使才智再多,贫穷也只能依靠简陋的油灯照明。最后两句“翰墨日疏身日远,世间安得尚虚名”,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被忽视,身世飘零,只求能摆脱虚名的束缚,过上实实在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早起时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陈师道作为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这首《早起》也不例外。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
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
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
欹枕困寻药里,薰衣慵讯香篝。
悠悠。
老矣复焉求。
何止赋三休。
念少日书辟,中年酒病,晚岁诗愁。
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
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自沈香梦断,风雨外、失馀春。
怅袍锦淋漓,金銮论奏,四海无人。
蛾眉古来见妒,奈昭阳、飞燕亦成尘。
惟有空梁落月,至今能为传神。
神游八表跨长鲸。
谁是再来身。
爱云月溪头,玉环一曲,笔力千钧。
人间不堪著眼,但香名、百世尚如新。
乞我九霞蜚佩,梯空共上秋旻。
万籁寂无声。
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