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山气凉,高林发清樾。
黄鹂百啭罢,初蝉始幽咽。
独茧曳长缲,既续还又绝。
衰年感时节,坐久心寸折。
梦归伊川上,树深泉乱发。
倚杖听多时,残阳满双阙。
雨馀山气凉,高林发清樾。
黄鹂百啭罢,初蝉始幽咽。
独茧曳长缲,既续还又绝。
衰年感时节,坐久心寸折。
梦归伊川上,树深泉乱发。
倚杖听多时,残阳满双阙。
这首宋诗《初蝉》是舒岳祥所作,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象和初夏时节的感受。首句“雨馀山气凉”展现了雨后的凉意,接着“高林发清樾”描绘了高大的树林中透出的清凉树荫。黄鹂的鸣叫“百啭罢”,蝉声开始“初蝉始幽咽”,以动衬静,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独茧曳长缲,既续还又绝”运用比喻,将蚕丝的抽拉过程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联,表达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因“衰年感时节”而情绪低落,时间的流逝使他内心更加敏感,“坐久心寸折”。
梦境中,诗人回到了“伊川上”,那里“树深泉乱发”,环境幽深而富有生机,但现实中“倚杖听多时”的孤独感与“残阳满双阙”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更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深深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
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
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
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天然香艳殊绝。
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
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
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
但叹息,时饮金钟,更绕丛丛繁雪。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闲期竹色摇霜看,醉惜松声枕月眠。
出树圭峰寒压坐,入篱沙濑碧流天。
明知富贵非身物,莫为金章堕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