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道院》
《重阳道院》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玉洞泉香草自春,丹楼南下瞰城闉。

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

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

(0)
鉴赏

这首《重阳道院》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道院景象。诗中以“玉洞泉香草自春”开篇,巧妙地将道院置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气的自然环境中,泉水香草,自成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致,暗示了道院远离尘嚣的独特氛围。

“丹楼南下瞰城闉”一句,通过描述道院之上的丹楼俯瞰着城市的边缘,既展现了道院的高远与超脱,也暗含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接下来,“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道院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智慧与德行的追忆与敬仰。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描绘了道院内修行的场景,九转炉象征着炼丹修仙的过程,寒销宿火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净化;七真堂的古锁与秋尘,不仅体现了道院的古老与静谧,也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真理与解脱的漫长旅程。

最后,“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一句,以松间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道家修行者平凡外表下的不凡精神的思考,暗示了真正的修行者往往在世俗眼中看似平凡,却能洞察宇宙真理,超越常人。

整首诗通过对道院环境、历史人物、修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中追求超脱、内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与宇宙真理探索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柳湖春晓

柳湖湖在宛丘西,湖水溶溶浪拍堤。

画舫载春人尚醉,青帘沽酒马频嘶。

杂花隐映山光薄,初日依稀树色低。

想像苏公行乐处,读书亭畔写新题。

(0)

好事近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

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

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娇艳。

(0)

坐月酬郑见怀之作

明月上西轩,流光照积雪。

开轩一长望,皎皎千里洁。

佳人怨遥夜,起坐弹金屑。

为我操《孤鸾》,怅然感离别。

相思报瑶华,无使音尘绝。

(0)

燕京述哀·其一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0)

观泉亭四时吟·其二夏

绿藻芳深玉鲫肥,荔枝红压钓鱼玑。

采莲人去歌声慢,凉月香风满载归。

(0)

题芹圃画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馀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